类 别: A
签发人:赵 岩
陕科函〔2019〕126号
王润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铜川发展“飞地经济”的建议》(第52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飞地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之间建立起互助协调关系,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正如您在提案中提到的“省发改委、省科技厅在关中协同创新发展座谈会上均提到深化高新区“托管”和“飞地”模式,省科技厅明确在关中区域选择1-2家高新区与西安高新区以共建产业园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检测检验平台等形式,开展链条式、集群式产业创新协同融合”。作为全省科技工作主管部门,省科技厅在园区及创新平台建设、科技计划、政策辅导等方面与铜川市积极互动,尽力把西安富集的科技资源推送给铜川市,积极促进西铜一体化发展。
一是以园区建设为支撑,支持指导铜川市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支持铜川建设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宜君县、王益区先后被批复开展创新型市县试点工作,周陵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晋升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耀州区农业科技园区成为省级科技园区,同时被认定为省级星创天地;铜川市麟字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二是建立厅市会商机制,协同推进铜川产业转型发展。联合省教育厅与铜川市签订支持铜川转型发展合作协议,支持铜川市成立了陕西省中药资源协同创新中心铜川分中心和孙思邈中医研究院,探索建立校企、校地融合发展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铜川市企业铭帝铝业、兴盛德药业、东风车桥等与西安科技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拟建多个四主体一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是支持铜川启动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和铜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工作。指导支持铜川市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为目标,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整合集成科技资源,加快产业技术研究院筹建工作,加快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实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接续替代产业的培育壮大。支持建设科技资源统筹铜川分中心,推动省中心与分中心联动发展,吸引央、部、军创新要素与地方融合,为地方创新发展提供支撑。四是以项目引领为抓手,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十二五”以来(2011-2018年),省科技厅共支持铜川科技计划项目172项,资助经费6711万元。设立地方重大专项“现代化超大规模蛋鸡绿色养殖产业集群链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铜川陶瓷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利用铜川尾矿资源生产陶粒产品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铜川大樱桃特色产业创新链”“现代中药产业化创新链”“绿色陶瓷及特色陶/瓷器产业创新链”“道地中药材产业创新链”等7项共支持3106万元,促进了绿色蛋鸡养殖业发展、建成了建筑仿古日用瓷生产示范线、开发了新型功能陶瓷陶粒产品、培育了大樱桃特色品牌、推动了绿色陶瓷及特色陶/瓷器产业专业化发展,中药材产业化,有效支撑铜川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您在建议中提到:支持铜川与西安高新区共建“飞地”经济产业园,联合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着重培育园区内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对企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除享受西安高新区和铜川市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外,优先推荐进入陕西省引入人才计划;支持共建园区创建省级和国家级“飞地经济”示范园区等等。
目前,省科技厅正在积极研究制定实施高新区“创新发展、引擎加速”行动计划,完善省、市、县、高新区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探索西安自创区等优势园区辐射带动周边园区新机制,推广托管机制、飞地模式、离岸孵化等经验做法,采取“核心区+托管区”的合作模式,以点带面放大辐射示范效应,形成西安带关中、关中带全省的发展格局。
下一步,我们也将积极加强与铜川市政府在科技创新工作方面的积极互动,促进铜川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
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9年5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