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二届政协二次会议第238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十二届政协二次会议第238号提案的答复函

陕科函〔2019〕166号

时间: 2019-07-29 15:33 |来源: 办公室(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处)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  别:  A 
签发人:赵 岩
陕科函〔2019〕166号

刘勇委员:

  您提出的《完善科技人才引进体系,增强陕西人才“西”引力》(第23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十分感谢您对陕西科技人才引进、使用和培养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根据2018年省级机构改革,省科技厅与省外专局重新组合,按照“三定”职能,设立引进国外智力管理处,负责我省引进国(境)外人才智力、选派我省专业人才出国(境)培训和开展国际人才交流和引智成果示范推广等3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省科技厅(省外专局)引进国外智力管理处职能、业务及引进人才范围

  (一)引智处职能简单概括为9个字“引进来、派出去、推广开”。引进来,帮助全省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从国(境)外引进能够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外国专家和高层次人才,开展合作创新创业。派出去,选派全省需要培训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到国(境)外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升人才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广开,通过开展国际人才交流,把引进国(境)外技术智力形成成果和新模式向全省或行业推广应用。

  对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引进国(境)外人才智力实施外国专家项目,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对组团单位出国(境)培训申报国家立项,指导实施境外培训。对开展国际人才交流及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单位,帮助引进高端外国专家和支持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项目。根据需求,组织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赴境外招才引智。

  (二)引进国(境)外人才范围。引进国(境)外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优秀企业家、高技能人才,外国专家等;港澳台人才属于境外人才。

  二、陕西省引进国(境)外人才智力的重点方向和引智项目分类

  (一)重点方向

  聚焦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建设行动计划(“五大中心”,交通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产能合作中心、科技教育中心、国际文化旅游中心、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和发展 “三个经济”(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围绕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环境保护、生物医药、3D打印、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高校“双一流“建设、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2017年以后省上确定“现代化工、汽车、航空航天与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现代医药”等六大支柱产业)、重点产业、重点工程,实施引进国(境)人才智力项目,大力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引进急需紧缺的外国专家和境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突破瓶颈和“卡脖子”技术,提升我省科技研发、专业技术革新和经营管理水平,助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引智项目分类

  1.科技部设立“国家级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按四个领域支持。(1)战略科技发展类。重点支持围绕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发展需求,从事前沿基础研究、科技产业创新和工程技术创新的外国专家。大力引进研究方向处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具备在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上实现重大突破潜质的顶尖人才及其团队。(2)产业技术创新类。围绕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战略,大力引进各类技术创新人才,推动关键技术、生产工艺、产品设计新突破,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支持引进具有跨国经营、跨文化管理能力的企业家和战略规划外国专家。(3)社会与生态建设类。以服务我国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目标,支持引进在社会发展各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实践经验丰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推动我国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健康发展的外国专家。(4)农业与乡村振兴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以推动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优先发展为主攻方向,重点支持符合国家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与脱贫攻坚战略布局,能够引入国外优良品种、先进生产经营方式、种质资源、种植养殖技术、安全生产和检测技术的外国农业专家。

  2.陕西省设立“省级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对照国家级计划及分类,结合陕西重点方向和实际情况,支持我省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引进国(境)外人才智力。具体引智项目包括“外国专家项目”和“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项目”。

  (1)外国专家项目。各项目单位通过引进外国专家,开展各类科学技术研发、技术指导、学科建设、管理方式革新、人才培养等合作,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和提升管理水平,取得成效成果。依据外国专家来陕工作时间、合作取得的成果情况,每个项目资助经费额度为:战略科技发展类20-40万元;产业技术创新类10-30万元;社会与生态建设类10-20万元;农业与乡村振兴类5-10万元。

  (2)引智成果示范推广项目。重点支持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畜禽品种、水产品优良品种以及先进实用种养技术、卫生健康等公共事业领域先进技术的引进和示范推广。依据示范推广成果成效情况,按照8万元、10万元、15万元和20万元四个等次给予资助。

  我省每年申报国家级项目20-30个,安排省级项目50-60个,引进高端外国专家500人才左右。选派出国(境)培训专业人才500人次。

  三、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一)服务用人主体单位,搭建平台,按需引进人才。自2016年起,按照省委人才办部署,我们先后组织部分高校、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赴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开展陕西引进人才政策推介宣传和招才引智活动,形成3+X引才模式,即,人才办+科技厅(外专)+外办+用人单位。其中2018年在美国硅谷、底特律、纽约举办三场较大招才引智活动,胡和平书记出席硅谷活动并推介陕西,200多名境外专家、留学生和机构负责人参加,取得显著成效,现场签署17项合作协议和人才引进协议,其中签约高端人才专家10人,涉及人才薪酬总额2100万元,签约合同项目总金额210亿元。同时在境外建立陕西引才引智工作站8家,对接境外人才资源,服务我省用人单位。

  在境内依托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平台,2018、2019连续两年组织我省国有企业近40家赴深圳招才引智,其中今年现场收到各类应聘人才简历6611份,达成初步签约意向1834人。

  下一步,针对中美贸易战及有关国家对人才的限制,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赴境外招才引智工作方式方法,精准对接,精准引才,组织小规模团组,以欧洲发达国家和北欧中小国家为主,开展招才引智。在国内,充分利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丝博会和杨凌农高会等国际合作平台,积极组织用人单位招才引智。

  (二)进一步完善引进国(境)外人才智力支持政策。根据科技部对引进国(境)外人才智力政策调整情况,进一步完善我省引才引智政策。一是加大对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支持力度,调整项目资助经费标准,扩大资助项目范围,简化用人单位申报项目和核销经费相关手续。二是支持我省省属高校申报国家高等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引智基地),引进外国专家团队,助力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三是支持我省国家和省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建设,打造高端外国人才的聚集平台、引才引智的创新平台、重大引才引智成果培育转化和推广平台,助推我省科技创新和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加大支持专业人才出国(境)培训学习,提升专业人才创新和国际化水平,推动国际先进技术引进与合作,助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五是完善招才引智和开展国际人才交流机制。发挥著名猎头公司作用,开展线上线下招才引智。利用陕西丝博会、杨凌农高会平台,扩展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依托我省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为主举办国际人才交流活动,共享引进人才专家资源,辐射带动其他产业和用人单位开展国际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和发展动力。

  (三)省科技厅推进“平台+数据+标准”(PDS)模式,建立科技创新贡献和人才发挥作用评价机制。“平台+数据+标准”管服模式(以下简称“PDS”)是以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依托,在海量科技资源融合汇聚的基础上,以科技管理、资源服务、决策支持相关业务应用的核心需求为导向,以分布于全省各地市的高新区为载体,建设面向覆盖产业创新全链条的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创新创业、创新服务、科技金融、资源共享、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高新区等“7+1”大类平台及重大专项领域。依托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建设管服数据中心,不断完善各园区、平台、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各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各市县管服数据节点建设,将各园区、平台、基地作为信息源,加强各类载体数据采集、挖掘、分析与应用,及时掌握科技创新发展动态,全面反映科技创新贡献指数,科学引导园区、平台、基地决策布局。下一步将引进外国人才和引智项目纳入PDS平台评价考核绩效。

  (四)跟踪服务,“一对一”服务引才引智单位和外国专家。省科技厅引智处自2016年以来,就开展“一对一”服务引才引智单位和外国专家工作,确定包抓服务引智单位和市区,主动上门宣传人才和引智政策、介绍引智项目申报程序和把握要点、跟踪项目实施进展、指导项目经费核算、收集项目成果、组织宣传引智典型和优秀外国专家。2018年我省四名外国专家获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专家。省科技厅外国专家服务处专门负责服务外国专家来陕许可办理,对高端外国专家提供绿色通道。组织推荐外国专家参评中国政府“友谊奖”和陕西省政府“三秦
友谊奖”,开展外国专家陕西行活动,宣传陕西,讲好中国故事,为外国专家来陕工作营造良好环境。下一步,按照省委人才办安排,进一步细化服务外国专家内容,实施有效的服务政策。

    感谢您对我省引才引智工作的支持。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9年7月6日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