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B
签发人:赵岩
陕科函〔2019〕95号
中国民主同盟陕西省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推进陕西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的建议》(第2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陕西省在增材制造的科研实力和产业化发展方面居国内前列。产业方面,截止目前,全省3D打印研发生产企事业单位发展到8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约3000人,产业年营业收入约6亿元,预计占全国的1/6左右,位居各省区市的前列。
近年来,省科技厅积极推进我省增材制造领域平台建设、技术攻关、关键设备、材料研发及示范应用。一是发起成了立陕西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二是起草了《“六个一”模式推进3D打印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工作方案工作报告》;三是积极支持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组建运行;四是通过省科技计划支持我省增材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核心技术攻关、关键设备研发及技术应用示范。
一、关于“做好顶层设计,研究提出陕西省增材制造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建议
根据《〈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省科技厅编制了《陕西省制造业“十三五”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其中包括增材制造领域。从技术需求、发展目标、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装备、应用示范及战略支撑与保障等方面对我省增材制造领域技术创新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此外,省科技厅协调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编制了《陕西省“十三五”3D打印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了我省3D打印产业“十三五”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工作方案。支持增材制造领域技术创新相关工作正按照路线图及战略规划稳步推进实施。
二、关于“重视基础研究和增材制造成果转化”的建议
一是自2014年以来,省科技厅通过统筹项目难题攻关、特色产业链、重大产品(群)、重点产业链以及创新团队、省重大科技创新等项目,共支持增材制造领域项目近50余项,总计支持项目经费一亿元以上。其中,支持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承担实施“增材制造前沿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经费5000万元)、“增材制造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经费315万元)等项目,有力的推动了增材制造领域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二是代拟并印发了《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从科技成果定价、收益分配等方面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优化政策环境,不断提升包括增材制造领域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成立了陕西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通过基金投资新材料领域创新企业12家,股权投入0.9亿元,先进制造创新企业38家,股权投入1.39亿元;向省政府上报了《陕西省科学技术厅推进科技企业科创板上市工作方案》,推荐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先进制造企业科创板上市。
三、关于“建立陕西增材制造行业协会”的建议
2014年,由省科技厅引导,由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32家单位发起,成立了陕西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旨在统筹协调省内3D打印技术和产业相关资源,提升陕西省在3D打印技术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制造、服务水平,推动3D打印技术的示范、推广和应用,打造3D打印技术产业链和创新链,促进陕西省3D打印产业创新集群的快速形成和发展。组建行业协会的建议我厅后期将进行充分调研。
四、关于“建设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增材制造技术公共研发和服务平台”的建议
省科技厅将依托省科技云平台、3D打印联盟信息平台等各类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高新区为重要载体,探索推广“平台+标准+数据”管服模式。完善各类信息平台的建设、运行、管理工作,依托信息平台建立3D打印联盟成员人才、项目、成果及设备、需求、资源等基本信息库和信息发布系统,促进联盟成员之间资源共享和对外服务。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9年4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