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陕西省委员会:
首先感谢贵单位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在我省各地市建立科技市场的建议”收悉。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答复:
一、我省技术市场现状
技术市场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是现代市场体系和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统筹科技创新资源、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使命。多年来,加快技术市场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点要求,通过抓技术市场组织机构建设、政策制度体系建设,我省技术市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推动陕西创新体系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抓机构建设,实现网络化规模化
经过七年的不断努力,截止2017年末,我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发展迅速,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网络体系已经形成。目前,我省已认定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68家(其中,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1家),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试点单位5家,分别从服务基层、服务重点科研单位及服务重点行业领域等三个层面进行布局,在全省10个地市、2个高新区,涵盖16家科研院所、16所大学、20家事业单位、21家企业等不同行业部门设立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形成了特色鲜明,能力互补的技术转移机构服务网络。
同时,为加强技术市场管理,准确掌握我省技术合同交易情况,保障国家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惠政策落实,在全省10个设区市及相关部门设立了14家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基本形成了辐射全省各市、重点部门和行业的技术合同登记体系,保证了我省技术合同及时有效的认定登记和符合条件的技术合同享受减免税优惠。
(二)抓服务能力建设,实现专业化规范化
近年来,我们围绕加强技术转移机构能力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
一是抓升级培训,技术转移机构及专业化、规范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培训,不断加强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技术成果收集整理推介和技术合同组织收集能力;不断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创新工作方式的能力,每年2万多份的技术合同,均能准确、及时、规范完成认定登记。
二是抓资源统筹,推动技术市场向功能集聚、服务创新方向发展。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2012年9月建成运行后,通过不断强化中心的“承载、示范、展示、服务”能力,在集成社会资源为企业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抓模式创新,西安科技大市场运行效果显著。通过重点发挥“交易、共享、服务、交流”四位一体功能,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科技资源基础平台架构及服务体系,西安科技大市场也成为我省对外抓技术转移工作的一个品牌和名片。自2011年4月成立以来,已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的科技资源基础平台架构及服务体系,可提供以技术交易、设备共享、政策服务和合作交流为核心的11大类,包括法律、知识产权、市场调研、资产评估、财税管理等115项服务。
(三)抓政策制度体系建设,技术市场规范有序运行
一是出台政策法规,搭建技术转移制度框架,积极培育发展技术市场。近年来,先后出台了《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2017年9月29日修订)、《陕西省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若干规定(试行)》、《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陕科发﹝2017﹞58号), 形成了从法律规定、配套细则到具体部署的成果转化“三部曲”,有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同步合拍,协同发力。
二是注重激励,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促进技术市场稳步发展。将技术合同交易额列为对地市年度考核指标,对年度技术交易绩效考核排名前3位的设区市和交易额排名前列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省级示范机构升级为国家级的,给予20万元奖励;出台了《陕西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陕西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考核评价指标(修订稿)》,进一步促进和规范技术转移机构发展;设立了“技术转移项目计划”,固定经费支持渠道,支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能力建设。
(四)整合全省科技资源,同时注重区域协同发展。
2016年,经科技部批准,我省建立了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技术转移中心)(以下简称“西北中心”),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西北中心依托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心、西安科技大市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实现对整个西北地区创新资源的凝聚、整合与利用,形成以西安为中心,带动关中,辐射陕南、陕北,服务西北地区、连通丝路沿线国家、省份的跨区域、跨领域、跨机构的技术转移转化新格局。目前,依托互联网技术的线上线下融合、功能互补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科技服务能力逐步加强。如比已经建成陕西科技管理服务一体化云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等已投入使用;依托平台,建成了科技成果库,技术需求库等,网上挂牌交易等工作顺利开展。
2017年12月19日,在我省印发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 “行动方案”中,将“一体化配置科技资源”做为重点实施的任务之一,任务要求“支持市(县、区)建立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发挥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体系的承载、示范、展示、服务作用”。目前,我们已经协助西安、宝鸡、咸阳、渭南、榆林、安康、西咸新区、韩城、山阳等市县建立了9家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基本形成了以市、县分中心为支撑,以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为补充,省、市、县、科技园区多级联动的工作机制。
二、我省技术市场取得的成效
通过多措并举、持之以恒地抓技术示范转移机构布局、能力建设和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我省技术市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成效显著。
(一)技术合同成交额稳步增长,创新活力不断增强。近五年来,我省技术合同成交额以每年一个百亿元台阶稳步增长,2013年,我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全国排名第5位;2014年至2017年,我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连续四年全国排名稳居第4位,截止2017年末,我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921.55亿元,同2016年相比增长14.80%。同时,近五年来我省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占陕西省GDP的比重持续增加,由2013年的3.21%增加到2017年的4.21%,我省的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二)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水平稳速提高。 2015-2017年三年间,全年省内转化的技术合同由2015年的9412项增长至2017年的15321项,成交额则由214.38亿元增长至303,89亿元,增长了41.75%,陕西省自给能力逐渐增强,陕西省采取的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措施初见成效。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针对贵单位提出的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提升我省技术市场体系服务体系建设及能力为抓手,以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主线,以推动技术合同交易额持续稳步增长为目标,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结合“行动方案”中相关重点任务,继续支持指导地市资源中心分中心建设及管理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提升各地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对各地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动态管理,支持技术转移机构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切实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三)加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立多层次高端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提高技术转移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培养一支由多层次技术经营人才及优秀技术经纪人构成的,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
(四)继续优化陕西技术市场环境。结合国家《技术转移服务规范》(GB/T 34670-2017)及“陕九条”等政策,进一步健全我省技术市场,规范技术服务及交易行为,助力我省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以上是我厅对贵单位提出的相关建议的回复,并衷心感谢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同时恳请贵单位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工作,对我省科技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8年5月22日
(联系人:赵英,电话:029-812948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