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二届政协一次会议第515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十二届政协一次会议第515号提案的答复函

陕科函〔2018〕44号

时间: 2018-06-06 18:33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尊敬的张亚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省高等院校教师创新创业的提案》(第51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强调要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也是创新创业的主阵地,陕西是科教大省,激发高等院校教师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催生产业转型新业态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省科技厅一直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在国家双创大的背景之下,结合我省实际,创新性地提出了“企业内创推动腾笼换鸟转型、科研院所自创推动军民融合发展、高校众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种众创模式。其中,“高校众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就是针对我省高校院所众多,鼓励高校老师及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动产学研用结合,释放高校创新活力而提出的,从而实现创新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

  一是加快布局校园众创孵化载体。联合省教育厅推动校园众创工作,目前,已有70余家高校建设校园众创空间78家,基本实现了理工类高校众创空间全覆盖。前四批“陕西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共计146家,其中,高校建设的众创空间达到44家,涌现出西安交通大学“七楼创客汇”、西安科技大学PDS三创基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星火众创空间等一大批具有典型特征的校园众创空间,西工大智能制造众创空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2017年,召开全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发展工作座谈会,就高校众创空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天使基金等资源对接困难、校际合作不畅、缺少专业运营管理团队等问题进行座谈研讨。

  二是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激发高校创新活力。出台《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从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分配、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高校科技人员到企业和科研组织兼职并取得合法报酬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政策,全面激发高校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特别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出台《支持众创空间建设发展促进科技型创业的行动方案》,以奖励后补助等形式支持校园众创空间的发展和大学生创业项目研发。推进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赋予领衔专家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简化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和调整审批,劳务费预算不设比例限制,提高间接费和绩效比例等。将科技金融、科技中介和创业指导三类人才纳入省科技人才计划。

  三是各类赛事活动日趋丰富,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面向高校组织了“中美青年创客大赛(西安赛区)”,采取“以赛代评”机制,对入围优秀项目在众创空间创业研发补贴项目中予以倾斜支持;其中,高校参赛项目达到900余项,共有38项高校项目入围前40名,2项获得国家总决赛三等奖。联合高校、社会资本在高校设立了低门槛的微种子、微天使基金。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分赛区比赛、省“西源汇”创业服务峰会、延安“红色筑梦”系列创业活动等创新创业活动中,长安大学杨志强教授带领的北斗天恒-高精度陀螺全站仪创新团队、延安大学和西安创客组成的“顺路帮”团队、东亚钳蝎立体养殖团队等一批校园众创项目脱颖而出。

  四是构建新型校企研发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四主体一联合”校企新型研发平台,围绕企业需求,联合开展全链条技术创新,使教师不离校园即可进入企业兼职,推动高校自由探索科研与企业目标导向研究有效对接,打通成果转移转化通道。50多家龙头企业联合16所高校的40个新型研发平台已启动筹建工作。推动17家单位先期开展军民人才双向流动、军口院所与民口高校“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研究生2个“人才池”试点,入池研究生374名、参与导师204人。

  您在意见中提出的促进我省高校教师创新创业的建议,对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走出高校、走向市场,解决陕西科教实力与科研创新能力不相称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予以吸收和采纳,并将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加强对现有政策的梳理和新政策的研究、制定、评估,形成政策清单,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校园众创的各项政策,促进政策落实落细。

  二是推动校园众创空间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高等院校围绕优势专业领域,建设以科技人员为核心、以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内容的众创空间,为科技型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积极参与、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群落。

  三是继续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统筹高校优势科技资源,推进企业、转制院所吸纳高校科技资源优势,联合开展全链条技术创新,推动高校自由探索科研与企业目标导向研究有效对接,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

  四是提升校园众创空间服务孵化能力。开展对校园众创空间管理人员、孵化服务人员、在孵企业及创业者的多层次的培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做好全省孵化器、众创空间的统计评价工作,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对校园众创空间的奖惩激励。

  感谢您对陕西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关注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8年5月21日


  (联系人:马云,电话:18629190600)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