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呼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省追赶超越亟待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强力支撑的提案》(第17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是以人才服务为支撑,面向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成长的需求,链接创新要素,依靠体制改革激励科技服务主体,实现科技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高端化、体系化、集成化发展,是一个地区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科技厅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着力聚集优质科技资源、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
一、关于深化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体制改革。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为建设西部强省和创新型陕西、加快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省科技厅于2012年整合4家直属事业单位组建了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主要承担“承载、示范、展示、服务”功能,在全省科技资源统筹试点。目前已支持建设市、县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9家,逐步形成省市县三级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体系。开发了陕西“科技云”平台,设立8个科技业务系统,搭建了4个大数据应用分析服务,实现了科研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整合科学数据100万条、科技文献1.7亿,数据资源累计约1.7亿条。开放共享大型仪器设备(20万以上)达9641台套,总价值47.98亿。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培育和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初步培育厅属科研事业单位,建设专业化项目管理机构,在省科技厅指导下,参与项目受理、技术评审、现场考察、项目过程管理、绩效跟踪评价等工作。为加强对专业第三方机构的管理,省科技厅研究制定了专业机构管理制度和标准,加强对专业机构的监督、评价和动态调整。
二、关于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根据实体经济需求,结合国家创新布局,建设了一批技术创新平台和载体。截至2017年,全省纳入火炬统计系统的各类孵化载体达到300余家,其中73家国家级、146家省级众创空间,31家国家级、68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和团队超过1万家,累计毕业企业3054家,累计上市(挂牌)企业128家,提供就业岗位近6万个;技术转移机构达到70家,2017年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达921.55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本地转化占比同比增长8.76%,本地合同数转化率近49%。促进科技金融结合,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基金到位总额5.592亿元,设立子基金12支,规模达40.23亿元,放大效应超10倍。协助47个项目完成二、三轮融资,被投企业有13家挂牌新三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家。组建了空天动力研究院、国家智能制造研究院、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等创新大平台。50多家龙头企业联合16所高校的40个新型研发平台已启动筹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四主体一联合”校企新型研发平台。
三、关于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创业服务领域从业人员素质。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简称“陕九条”),将科技金融、科技中介和创业指导三类人才纳入省科技人才计划;先后指导西安市科技局、西安高新区承担科技部火炬中心在陕举办陕西省第四期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培训班、2016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中高级管理人员研习班;依托省孵化器协会、陕西创新创业联盟,在全省开展各类创客沙龙、对接推介会、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论坛等活动,服务创业企业;对接国内优势创业资源,联合小米、京东、阿里等一线创业机构输出专业创业课程,开展了2018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硬件产品经理训练营西安站、2018陕西京东众筹创新与孵化产业交流会&京东云东路演等活动;开展提升创客漂流计划,联合知名Steam企业共同设计课程,在全省范围形成了非常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陕西创业学院在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同时,积极指导“神南矿业煤炭科技众创空间”按照专业化的方向进行运营,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内创模式与路径。2017年,评选科技创业导师52人,并向科技部推荐国家科技创业导师候选人30人。
您在意见中提出的大力发展市场化的中介服务机构、提升科技创新创业服务领域从业人员素质等建议,对进一步加强我省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予以吸收和采纳,并将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大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统筹知识、技术、信息、资金、人才等科技资源,推动校企、院企组建创新联盟,发展产学研用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交流和推广应用,提升科技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引导事业单位作为专业化的第三方机构,为科技工作提供决策支持,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促进众创空间数量质量双提升。引导孵化载体区域分布从中心城市和国家高新区向有条件的县(区)扩散。做好全省孵化器、众创空间的统计评价工作,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对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奖惩激励引导全省众创空间提升自身服务孵化能力水平,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优秀载体的示范作用,在全省各地市、高新区开展众创空间示范建设。鼓励有实力的孵化器建设分园或分孵化器,开展连锁化经营,输出管理、服务、运营模式等,提升孵化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
三、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围绕创业孵化需要,加快孵化网络、公共技术平台、科技金融创新、国际交流和技术转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及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加快各种创业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开展对众创空间管理人员、孵化服务人员、在孵企业及创业者的多层次的培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推进创业孵化与金融深度融合,鼓励支持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各类创业载体发展以天使投资为核心的创业投资,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面向创业企业开展金融服务创新。
四、完善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快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建设,拓展陕西“科技云”平台应用。支持更多大型仪器设备特别是军口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探索创新券应用试点工作, 推动众创空间各项创新活动有效开展,鼓励创新创业企业用创新券向众创空间及合作的科技服务机构等购买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金融、财务、法律等服务。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8年5月21日
(联系人:马云,电话:18629190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