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扈广法委员:
您提出的《发挥优势 追赶超越 大力推动我省能源化工科技创新的建议》(第65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和国家安全。陕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科技厅按照煤向电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三个转化”的发展战略,以高新技术带动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向能源化工行业的辐射转移与扩散,组织实施了“数字化双变节能抽油机的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超临界水煤气化炉排渣关键技术研究”、“甲醇和CO2合成苯乙酸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等一系列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 “油田持续上产稳产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煤油气综合利用工艺技术集成优化开发及工业应用”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得以突破。据统计,“十二五”以来,省科技计划项目支持能源化工领域项目389项,经费2.64亿元。“十三五”是我省实现追赶超越、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期, 我省提出能源化工产业将坚持优煤、稳油、扩气,打造新能源、电力外送、煤炭深度转化三个增长点,继续巩固能源化工产业支撑作用,推动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发展。
提案中关于加快我省能化领域的建议针对性强、意见中肯、符合陕西发展实际,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认真吸收您的建议,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能源化工产业的技术创新与进步,推动能源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按照“围绕产业部署创新、围绕创新部署产业”的思路,继续在科技计划项目、人才团队、成果奖励等方面支持能源化工产业科技创新,切实提高能源化工产业核心竞争力,按照开源、节流(节能)、减排的原则,延伸高附加值产品链条,促进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发展,真正使科技创新在能源化工领域中发挥作用。您提出的部分研究方向和关键技术我们将在专家论证的基础在2018年的科技计划项目指南中予以体现。
二是突出抓好产学研协同科技创新,建立能源化工新型研发平台。支持能源化工领域的企业(转制院所)依托高校建立企业作为投资、管理、需求和市场主体的新型研发平台,通过高校和院所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弥补陕西省技术创新方面的短板。构建“新型校企研发平台+校园众创空间+种子天使基金”三位一体的深度合作模式,有利于推动目标导向研究与自由探索有机衔接,有利于企业需求得到技术供给侧的精准服务,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
三是支持能源化工大型国有企业开展企业内创工作。支持在陕煤、延长等能源化工企业利用自身的生产装备、场地和市场等资源优势,吸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优秀人才及团队、技术、成果,围绕企业、行业需求和关键共性技术,对接我省优势产业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方向建立专业化众创空间,挖掘核心、高价值知识产权,开展专利布局,通过提供低成本、全方位、专业化服务,高效转化科技成果、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产品、催生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延伸扩张产业链、推动大中型企业转型升级。联合省国资委制定企业专业化众创空间工作指引,目前已在陕煤神南产业公司成立了陕煤神南煤炭科技孵化器。
四是进一步加强能源领域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以“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为抓手,抓好能源化工领域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培养一批处于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的技术带头人,以及具有宏观战略思维、能够组织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科技管理专家;加大能源化工领域“科技新星”的培养力度,建设专业技术人才梯队;按照“链条思维、清单管理”的原则,以项目为纽带,培养造就能源技术各领域的领军人才,打造跨行业、跨部门、跨单位、强强联合的优秀团队。
感谢您对陕西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关注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7年3月29日
(联系人:邢小红 ,电话:81294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