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曾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西安各开发区优化整合的提案》(第29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新形势下做好开发区工作作出全面部署。高新区作为开发区的一部分,以高集聚、高增长和高创新为特征,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实验区”,是区域经济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在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新区建设发展面临难得机遇。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省高新区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引领陕西实现追赶超越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期间我省国家高新区从3家增加到7家,省级高新区达到11家,全省关中、陕南、陕北省级和国家级高新区布局进一步合理。2016年,全省7个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13589亿元、工业总产值10910亿元、工业增加值3112亿元;实现生产总值(全口径GDP)4784.23亿元,占全省GDP比重25.18%,成为引领陕西实现追赶超越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省11个省级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96.49亿元,成为带动当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引擎。
西安高新区作为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西安高新区重点打造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形成了半导体、智能终端、软件及信息服务3个千亿产业集群。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我省积极指导西安高新区紧紧围绕“一都四区”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创新资源聚集优势,积极开展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成立联盟托管、飞地等模式促进高新区联动协同发展,促进西安优势科技资源向外释放,在4月27日召开的西户高新区建设推进大会上,西安高新区与西户高新区签约,同时,我们目前已在支持西安高新区与安康、咸阳等高新区对接。
提案所提出的关于西安开发区优化整合的建议切实可行,对于推动陕西高新区的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予以借鉴采纳。并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推动高新区的发展:一是围绕产业部署创新,引导各高新区依托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发展特色化、差异化产业,引导各高新区之间产业协同与配套合作,推动全省高新区差异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二是支持西安自创区托管其它高新区部分区域,支持其它高新区在西安自创区设立“飞地”科技园区,探索高新区之间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运行机制。三是支持推动各高新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搭建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大力推广“一院一所”新模式,打造一批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于一体的高水平转化平台。四是积极发挥陕西省高新区发展联盟作用,指导协调各高新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对接、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各高新区产业联动协同发展。
感谢您对陕西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关注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
(联系人:席蒙 电话:029-88440994)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7年5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