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一届政协五次会议第129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十一届政协五次会议第129号提案的答复函

陕科函〔2017〕57号

时间: 2017-06-07 14:28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尊敬的呼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协同创新驱动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发展的建议》(第129号)收悉。现对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充分发挥陕西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陕西省中药现代化规范化种植体系、创新药物研发体系、生产加工营销体系和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使陕西具备了较为完整的中药产业体系,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陕西省中药资源领域科技工作情况
  (一)大力支持中药资源产业的发展,开展重点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
  近年来,陕西省科技厅高度重视我省中药资源产业的发展。在每年的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陕西省科技惠民计划中均对中药资源科研及产业化给予大力支持。2011-2016年间,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在中药资源领域立项103项,资助金额774万元;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在中药资源领域立项19项,资助金额941万元;科技惠民计划在中药资源领域立项16项,资助金额560万元。通过科研项目的设立,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野生资源抚育、种苗繁育等方面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推广转化了一批科研成果,推动了我省中药资源领域的科技发展。
  (二)努力实施科技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为产业创新提供技术保障
  陕西省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第四军医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西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建设了一批中药科技创新技术平台。在中药资源领域,具有西北濒危植物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新品种选育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省中药生物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秦岭中草药应用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这些平台所培养从事中药资源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有力地促进了我省中药资源产业的发展,使全省在中药材良种繁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质量控制与检测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和明显的比较优势。
  (三)积极推进陕西省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保障中药资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陕西省药用植物资源优势,保障中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陕西省科技厅从2013年开始组织实施“陕西省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项目,制定并发布了《陕西省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认定方案》。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围绕我省中药产业,到目前为止共认定了47个陕西省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基地覆盖了关中、陕南、陕北三个区域,品种包括丹参、秦艽、五味子、黄精、黄芪、甘草等种质资源优良且有秦药特色的中药材,并拥有稳定长期和一定示范规模的科技示范场地。目前这些基地进展情况良好,有效促进了我省中药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了区域中药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如:陕西省凤县柴胡科技示范基地目前已完成柴胡播期试验、播种密度试验、采收期试验、采收年限试验、根腐病药剂筛选试验以及良种选育试验。现已建成示范基地5000余亩,带动周边乡镇柴胡种植10000余亩,发展示范农户200余户。陕西省子洲黄芪科技示范基地利用子洲县自然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土壤结构,新建高效栽培示范田10000亩,改造100000亩低产黄芪示范板块,生产优质黄芪。该项目直接带动子洲20万亩优质黄芪基地的建设,解决2000人就业,间接带动10000多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1000多万,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正如提案所述,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依然存在特色品种种植规范化、规模化程度有待提高,产地加工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经济链构建不足,缺少科研平台协同创新机制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我们将开展以下工作:
  1.实施中药生产及研发科技创新。加强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加强标准化种苗基地建设,实施野生抚育、良种选育等工程,选育中药材优良品种,提升中药材质量。在2017年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申报指南中,重点围绕大宗地道中药材规范化栽培、珍稀濒危药材种苗繁殖、中药大品种标准化研究、中药材开发利用与深加工、中药炮制技术等方向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与示范推广。
  2.完善和建设技术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完善西北濒危植物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新品种选育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省中药生物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秦岭中草药应用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引导中药资源技术平台协同创新发展,为中药资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以“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为抓手,抓好中药资源领域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培养一批处于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的技术带头人,以及具有宏观战略思维、能够组织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科技管理专家;建设专业技术人才梯队;按照“链条思维、清单管理”的原则,以项目为纽带,培养造就中药资源领域的领军人才,打造跨行业、跨部门、跨单位、强强联合的优秀团队。
  3.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依托龙头企业人才、资金等优势,推广新技术,提升中药材种植产业化、产地加工、饮片加工及炮制工艺水平。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开发中药功能食品、保健、养生系列产品,提高中药材综合利用率。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7年5月19日

(联系人:陕西省科技厅  陈志永   电话:87294140)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