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周敏委员:
您提出的《加大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第53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科技部的指导下,省科技厅结合实际,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凝练了主要粮油作物、苹果、猕猴桃、畜牧业、水产养殖、核桃、红枣、茶叶等22个重大专项,支持经费1.5亿元,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推动了优势主导产业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每年农业领域科技经费超过1亿元,有力地支撑了我省优势主导产业发展,为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是通过重大项目实施,解决了产业链关键技术难题。先后设置了粮油作物、苹果、猕猴桃、核桃等13个重大专项,解决了品种繁育、种养殖技术、病害防治、疫病防控、精深加工等技术难题,为全省特色产业迅速扩大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通过协同创新,苹果等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明显提升。同时,根据各市的科技需求,专门设置了10个特色产业链项目,带动了渭南葡萄、韩城花椒、铜川大樱桃、安康水产养殖、杨凌工厂化食用菌、汉中水稻等地方产业的发展。
二是支持苹果全产业链建设,促使我省苹果转型升级。育成了陕西自主知识产权苹果新品种“瑞阳”、“瑞雪”,同时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在千阳建成矮化自根砧苹果示范基地,为我省苹果栽培模式变革提供了样板,为转型升级打下了基础。陕西9个创新团队负责人被确定为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占全国1/3),全省建成千阳、洛川、白水等5个苹果试验示范站,试验示范站在科技创新示范、新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作用。支持海升、华圣、大地丰泰等果业龙头企业建设世界先进的贮藏加工生产线,龙头企业在新品种引进、新栽培制度示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结合陕西的优势产业,凝练了奶山羊、肉牛、马铃薯特色产业创新链,支持经费2000万元,解决了我省奶山羊的规模化健康养殖、机械挤奶、疾病防控、羊奶脱膻、羊奶高温加工蛋白沉淀、脂肪褐变等技术难题,促使奶山羊成为我省在全国领先的优势特色畜牧业;建立了肉牛开放式核心群育种体系、秦川牛杂交改良推广模式、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促进了全省肉牛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肉牛有望成为我省一个特色品牌;马铃薯重点围绕品种选育、种苗脱毒、机械化管理等技术开展研究,已成为我省干旱地区有潜力的农业产业。
四是联盟和园区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整合大学、院所、企业科技资源,组建了12个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让同领域专家、企业联手攻关,为主导产业搭建了产学研一体的创新平台,延长了创新链,发挥了企业的主体创新作用。按照全省特色产业布局,投入2000万元,建成了杨凌、榆林、汉中、咸阳等8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园区都被纳入了当地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功能定位,聚集了大学、科研院所、涉农龙头企业、试验示范站等科技要素,成为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示范、农民培训的重要平台。
五是多元化的农技服务体系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一直以来,我们坚持服务主体多元化的思路,抓了以政府、企业、专家、农户为一体的农业服务体系构建,利用项目引导、经费支持等购买服务的形式,调动大学、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的积极性,先后形成了以大学为依托的“试验示范站推广模式”、以企业为主体的“大荔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构成了具有我省特色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94个大荔模式推广企业基本覆盖了全省主要产业,以大学为依托的23个试验示范站完成了区域特色产业空间布局,2012至2014年开展的“千人进千社、千技惠千村”行动共选派1923名科技特派员进驻1923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效解决农民合作社缺技术问题,培养了留得住、用得上的职业农民。三种模式相互弥补,互为补充,全省科技服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六是科技入村入户成为精准扶贫重要的切入点。首先,结合贫困县实际,为全省65个贫困县设置了科技扶贫专项,由企业、合作社牵头,以示范村为基础,围绕“一村一业、一户一法”开展科技示范,每个项目至少带动50个贫困户脱贫,已建设了420个科技示范村,培育当地特色产业22个,科技示范基地46个。其次,开展了“三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科技人才行动,选派的科技人员和县科技部门、受援单位签订三方技术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年限、内容、目标,实施两年来,已选派1649名科技人员到贫困县开展科技服务。最后,在各类科技计划方面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修复等领域进行倾斜支持,针对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凝练了茶叶、富硒农产品、红枣、水产养殖、中药材等9个重大专项,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您在《加大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中反映的三个问题比较符合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的现状,所提出的四点建议也很有针对性,省科技厅将在今后工作中,将围绕我省优势主导产业,会同财政、农业等厅局出台有关政策文件,完善农业科技管理工作,加大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强化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和新品种的引进,加大科技人才的扶持力度,建成我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为农服务,促进我省现代农业发展。
感谢您对全省科技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6年4月29日
(联系人:黄超 电话:029-87294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