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致公党陕西省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优化“创客群体”与“创客文化”发展环境的建议》(第64号)的提案收悉。你们在提案中提到我省创客群体发展面临的四个问题,提出了改善和优化创客群体发展的五点建议。感谢你们心系创新创业、关注创新创业,特别是“创客”发展环境建设的切切之心。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陕西创客的起源和发展。2013年国内进入创客快速发展时期,全国各地的创客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陕西第一个创客空间在理工大学成立。2014年是陕西创客发展年:一共成立了4个创客空间,由主要面向教育的指尖创客空间、面向APP开发的泥巴创客空间、还有企业投资的蒜泥创客空间、以及面向无线电及物联网领域的“天工开物”创客工作室,这些创客空间的成立极大的促进了陕西创客事业的发展。2015年,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启动建设“陕西众创空间”,旨在整合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建设“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服务链条,为培育新兴产业提供源头支撑。
目前陕西境内的5个创客空间共计约有会员一千余人,通过线上及线下活动、讲座等受益人群约为十万人,形成了一定的创新氛围。
陕西的创客们有着非常深厚的技术实力,只要有适合创客们进行创新的环境和土壤,他们的创新点就会被激发出来,因此,创客也是陕西未来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陕西“创客群体”与“创客文化”发展环境也存在着包括提案中论述的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提案中所提建议。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力争逐步改善和优化环境,为我省创客空间发展营造更加宽松、舒适的条件和氛围。
一是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发展共识与合力。科技创新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作为科技主管部门,我们要把推进大众创新创业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工作任务抓实抓好,切实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不断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同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做出有目标、有计划、有责任的工作部署。
二是集聚整合创新创业政策,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机构。众创空间的含义是工作空间、网络空间、交流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发展众创空间要最大限度地盘活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高校、院所已有的有利条件,优化和完善现有创业服务机构的服务业态和运营机制,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业服务平台。我们将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资源的集聚效应和创新创业活动的规模优势,构建用户参与、互帮互助、创业辅导、金融支持的开放式创业生态系统。
三是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我们要着力发挥传统孵化器在基础设施方面和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在专业服务方面的互补优势,促进传统孵化器与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的深层合作,联合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要鼓励社会力量依托传统孵化器发展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从“重资产、轻服务”逐步转向“轻资产、重服务”,充分调动各方人员积极性。
四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加强对大众创新创业进行宏观引导、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和市场监管,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凡是市场机制有效的领域,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创业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避免直接干预创新创业活动。在市场机制失灵的阶段和领域,政府要着力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保障创新创业合法权益和竞争秩序。
五是加强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引导风险投资关注种子期项目。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导向,引导风险投资关注、扶持和投资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创新型企业、科技人才、专有技术或专利、科研课题项目,促进其技术孵化、产品企业化运行。拟发起设立陕西科技创业孵化种子基金,重点投向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众创空间孵化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包括重点引进、培育的科技创新团队、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及团队所持有的实验室成果、专利、样品(样机)产品化的项目。种子基金作为科技产业孵化的“接力赛跑”过程中的第一棒,待被投企业培育壮大后,将“接力棒”顺利移交第二轮其他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机构,真正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
六是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营造社会各界支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氛围。积极开展全国暨陕西省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全球创业周中国西安站活动、机器人开放日活动、陕西创客节、创新创业高校行等的组织工作,不断构建和完善为创新创业者传播创业文化、分享创业经验、弘扬创业精神提供良好机会的平台,通过建立沟通交流、融资对接、互助共赢的桥梁纽带,以最优质、最温馨、最贴心的服务,为创业者排忧解难,为创新创业助推给力,真正成为广大创业者之家。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5年5月11日
(联系人:卢道真 电话:88857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