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工民主党陕西省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强我省医药科技创新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建议。省科技厅领导对建议非常重视,责成相关处室认真研究并提出答复方案。根据我厅工作职责和权限,现对您建议答复如下:
“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厅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集群化发展为承载,促进生物医药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陕西医药产业不断发展。一是积极组织全省高校、企业和科研单位申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项目,有30余个项目获得立项,共获得1.5亿元左右的经费支持。二是支持各类科研平台建设,为产业创新提供技术保障。截至目前,在生物医药领域,陕西省建设成立的重点实验室共有16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15个。组织申报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1个,认定陕西省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24个,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以及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5个。科研攻关及平台基地的建设对推动我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的支持。
一、积极推进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通过科技扶持,建立以“省级医药科技产业园区-市级医药科技产业园区-县、区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和“创新药物研发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的陕西医药产业发展技术创新转化体系。一是积极推动依托高新区等产业园区,建设一批陕西省医药产业科技园区。拟培育建设10个特色鲜明、管理先进、创新能力突出的现代医药科技产业园区,其中重点支持4个具有较强实力和发展规模的省级特色医药科技产业园区,支持6个市级医药科技产业园区。二是继续推进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拟建立30个区域特色鲜明、技术水平先进、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调动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在中药产业的示范与推广应用。三是加快建立创新药研发中心。拟建立20个创新药物研发中心,搭建成药性评价、药代学评价、安全性评价、临床评价、制剂中心等关键技术平台,解决药品研发技术问题,提升我省新药开发能力;继续推进生物医药领域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工作。通过定期评估的方式,建立淘汰机制,积极促进理论和技术创新,为生物医药科技发展提供科研保障。四是继续指导建立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拟在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等重点领域或方向建设20个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促进我省临床医学与转化医学相结合,推进新型药品的临床实验研究步伐。
二、支持创新联盟,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积极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生物医药创新联盟。技术创新联盟要按照企业的发展需求,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集中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优势力量、整合科研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与创新思维,解决生物医药领域的重点问题,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让科研与市场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我省医药产业发展。
三、重点支持,加快创新药物研究
一是立足现有生物医药资源、技术优势,依托第四军医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药集团等科研机构和企业,组织有关单位和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国家生物医药领域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二是我厅将设立生物医药专项,在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中医药、药用辅料、医疗器械等创新药械研发上加大支持力度,在资金和政策方面对全省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工作进行政策倾斜与扶持,为我省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通过陕西省科技发展研究计划和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在重大科技专项、重大产业化、工程研究中心和创新服务平台、科技产业园区等类别中支持生物医药领域的集智攻关和集成示范。在创新药物、现代中药和新型医疗器械等领域,加快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四、加大生物医药领域人才培养力度
我省从事生物医药行业的研究开发人员数量庞大,技术力量雄厚,人才资源丰富。我厅将继续通过“创新团队”、“陕西省科技新星”、“国家中青年领军人才”等评选形式,加大我省生物医药领域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优化人才梯队建设,为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5年4月7日
联系人:王可欣 电话:87294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