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第402号建议的答复函

对省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第402号建议的答复函

陕科函〔2025〕153号

时间: 2025-09-18 09:07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别:A类

签发人:姜建春

张仁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汉中培育新质生产力激发经济新动能建议》(第40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科技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安排部署,持续加强全省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高层次人才招引、推动地方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支持汉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激发经济发展强劲动能。

一是支持汉中融入全省秦创原建设。出台两轮秦创原《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建平台、促转化、引人才、育企业、聚产业、强服务等方面推出160余项配套政策。构建“一总多区”协同创新格局,支持汉中依托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基础,建设秦创原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聚集区。梳理聚集区创新资源、技术需求、科技招商(人才招引)和支持政策“四个清单”,强化科技招商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联合西安高校在总窗口共建离岸研发中心等平台4个。推荐汉中优质项目参加第八届“丝博会”秦创原科技成果路演推介会,促成总投资2.3亿元项目签约。

二是支持汉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拓面提质增效行动,2024年汉中“三项改革”试点单位增至7家,1200余项科技成果单列管理,380余项成功转化,科技成果路演吸引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近60项。强化科技企业培育,认定汉中推荐的瞪羚(潜在)企业10家、总量达34家,其中万利航空公司“科技赋能助力航空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创新”入选全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典型案例。汉中“秦巴山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等10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三是支持汉中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汉中依托优势高校,在生物、制造化学及材料等领域建设一批省重点实验室,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支持汉中围绕航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优势产业,凝练重大技术需求,实施“揭榜挂帅”、聚集区“四链”融合等一批重点项目,鼓励产学研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汉中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提升重点领域产业链发展水平。2024年,省级科技计划支持汉中项目134项。

四是支持汉中加强创新要素集聚。支持汉中围绕航空装备制造、机器人等产业领域,建设概念验证中心、高能级科创孵化器及新型研发机构等省级创新平台,加快技术研发、中试熟化及成果转化,着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强化汉中人才队伍建设,组建省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2支、认定省级技术经理人44名。2024年,支持汉中与加拿大西三一大学等多所外国高等院校开展交流合作,引进一批外国专家B类人才,4名科研人员获省级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青年科技新星等荣誉。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聚焦汉中装备制造、绿色能源、现代材料和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领域,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助力汉中培育新质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新动能。一是建好用好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攻关,深化“西安研发+汉中转化”模式。二是支持汉中高质量建设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持续实施“四链”融合项目,一体化部署平台、人才、金融、服务等创新资源,强化协同创新。鼓励“三项改革”试点单位探索“先使用后付费”等方式吸引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三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推广“校招共用”,探索“双千行动”“科技副总”等模式,推进科技人才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双向流动,助力汉中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

感谢您对陕西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建议。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9月15日

(联系人:陈雅电话:029-81294670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