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类
签发人:姜建春
高禄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全省大型科研设备设施面向企业开放共享机制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您的建议针对性强、务实可行,对推动科研资源高效利用、支撑企业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我省当前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进展及下一步计划,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创新协同共享机制,构建高效对接平台”的回应
您提出的“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整合专家库资源”等建议,与我省现有工作方向高度契合。目前,我们已构建起多层次服务体系支撑资源对接:一是建成全省统一的共享服务平台。陕西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现有入网仪器17000多台/套,成员单位430家,覆盖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二是推进资源与需求精准匹配。依托大仪网和创新券平台,我们正逐步完善“仪器信息标准化入库—企业需求智能匹配—专家技术支撑”的全链条服务。同时,我们还通过建设中小企业研发服务平台,推动了647家高能级科研平台开放共享;通过搭建“农科114”咨询服务平台,推动了500余名农技专家在线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二、关于“加强专业化技术队伍建设”的回应
针对您提出的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议,我们将通过政策引导与机制创新夯实基础,进一步健全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开放共享评价考核机制,将“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作为核心指标,重点考核技术人员服务成效、职称晋升体系及技能培训情况,并借助即将出台的《陕西省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奖励服务机构间接带动技术人员积极性;鼓励和支持高校院所畅通实验室仪器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将服务企业的成效纳入职称评审、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切实增强技术人员的职业认同感。
三、关于“支持原位实验装置研发与改造”的回应
针对企业实际工况下的技术需求,我们正在研究相关政策,拟通过政策支持与资源统筹,推动仪器功能升级与产学研协同,加大研用一体化支持力度。鼓励高校院所联合企业开展原位实验装置研发,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仪器附件研制、功能改造等合作。
四、下一步工作方向
结合您的建议,我们将重点推进五项工作:一是升级服务平台,整合大仪网、创新券系统及评价考核系统,实现“一站式预约、全流程监测、智能化匹配”,建立按技术领域分类的专家库,推动企业综合性技术难题与仪器服务能力的精准对接;二是强化考核激励,对评价优秀的单位给予奖励,对共享率低、服务差的单位实施通报整改;三是完善政策体系,通过建立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办法,新增仪器购置联合评议机制,避免重复投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四是探索企业联合高校共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联合研究院模式,进一步针对产业创新共享高校人才、团队、研发能力(仪器、设备)等;五是修订完善创新券管理办法,扩大共享覆盖面,进一步激发3D打印、大数据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用,促进联盟单位资源共享并向产业链开放。
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我们将持续优化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机制,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9月10日
(联系人:何江波,电话:029-81294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