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类
签发人:姜建春
唐于平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药废弃物循环利用推动陕西中药产业绿色发展的建议》(第59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科技厅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强化顶层设计,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纳入《陕西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立足中医药传承发展战略需求,构建“国家级项目谋突破、省级项目强根基、应急攻关显担当”的全链条科研推进体系,聚焦攻克行业“卡脖子”难题,培育创新人才,加快推动中医药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一、聚焦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中医药创新实践效能
一是锚定国家级项目申报,积极组织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申报11项“中医药现代化”国家项目。同时,由陕西师范大学牵头,联合陕西中医药大学等10家科研机构与企业申报的“秦巴山区高品质中药材规模化生产示范研究”项目,顺利通过科技部绩效评价。二是强化省级项目部署,围绕中药大健康产品开发、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创新药物研究等重点领域,部署实施862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投入支持经费1.24亿元。在2021-2023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中,“陕西名优道地药材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设及推广应用”等4项中医药科研成果脱颖而出,获表彰并实现成果转化应用。
在中药废弃物循环利用方向,先后部署支持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药材非药用部位堆肥关键技术研究”“地黄药渣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高效核壳双功能催化剂的构筑及其催化中药固体废弃物合成气转化成二甲醚的反应性能研究”“‘九蒸九晒’科学内涵阐释及炮制品质量控制研究-以黄精为例”和陕西幸福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血宝合剂中药渣基质化开发与应用”等14项省级重点研发项目,支持金额250万,涉及中药炮制和药渣处理等多个关键技术点。
二、强化平台人才支撑,构建中医药传承创新体系
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力量,建成24家省级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3个省级创新药物研究中心、4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2个创新引智基地;同步培育22支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3支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引进3名秦创原高层次人才,培育1名杰出青年。
三、深化秦创原建设,激活中医药发展新动能
紧扣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扎实推进两轮“秦创原平台三年行动计划”,纵深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批复建设秦创原中医药产业创新聚集区。一是聚焦关键技术攻关。围绕秦药高值化绿色循环、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等产业难题,组织实施18个秦创原产业聚集区“四链”融合专项和3个企业能力提升专项。二是强化成果转化对接。通过举办“三项改革”路演活动,集中展示7家医疗机构的30余项中医药科研成果,其中“中药精油系列产品”等3项成果获得“以演代评”专项支持。三是实施百项成果转化行动。大力推动中医药科技成果落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及绿色生态规范化技术研究推广”“中药配方颗粒的产业化及推广”等一批重点项目成功转化。四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支持10家科技企业创新发展,重点培育巨子生物、汉王药业等3家企业冲刺“科创板”上市;推动六味地黄丸、中药蟾酥等关键技术突破与转化应用,支持幸福制药、东泰制药等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持续提升中药生产工艺水平。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继续不定期地面向全社会征集技术攻关需求,部署一批科技创新重点项目,让更多中医药领域的技术得到破解与转化应用。二是组建一批高能级技术研发平台,实施科技人才攀登计划,加大秦创原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推进“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落实完成。三是强化秦创原平台辐射效能,推动创新要素深度融合;纵深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提质扩面,及时梳理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堵点,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发展。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9月6日
(联系人:孙悦,电话:87294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