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01号建议的答复函

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01号建议的答复函

陕科函〔2025〕140号

时间: 2025-09-09 11:4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别:A类

签发人:姜建春

张仁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汉中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培育扶持力度的建议》(第401号)收悉。建议立足汉中独特区位与资源优势,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为培育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能源等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提出的4个方面建议对推动汉中产业转型升级、融入全省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三年,省科技厅通过部署“两链”融合重点专项、“揭榜挂帅”、“厅市联动”等项目支持了陕西金慧方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淫羊藿趁鲜加工及茎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陕西丰润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连翘种质特征及育种育苗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一批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共704项。依托陕西理工大学、陕西汉江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汉江工具有限责任公司等建设陕西省机器人及智能系统概念验证中心、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复杂刀具智能制造产业技术集成和共享服务平台等科技创新平台32个。通过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组建“科学家+工程师”创新团队、培育青年科技新星等引育人才26人(支),实施外国专家服务计划项目10个。2024年,支持汉中市建设秦创原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聚集区,部署实施聚集区“四链”融合项目,精准匹配高水平技术经理人,开展专场路演,加快项目、平台、人才等创新资源的集聚,促进形成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措施

(一)加强关键技术攻关。聚焦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能源等汉中重点产业方向,支持企业牵头开展技术攻关,着力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支持链主企业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加强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加大新版“20条”政策宣传力度,支持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开展科技成果专场路演,促进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等领域前沿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持续用好“创新积分制”和“秦科贷”,支持更多汉中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合作,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融资便利度,积极为汉中创新发展提供科技金融支撑。

(三)加大科技人才引育力度。通过实施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加大对汉中“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力度,支持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推动各类科技人才加快聚集、有序流动、共享共用,为汉中5个千亿级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加速产业集群壮大。高质量建设汉中航空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聚集区,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接续部署实施聚集区“四链”融合项目,动态更新创新资源、技术需求、科技招商(人才招引)、支持政策“四个清单”,建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加快吸引和集聚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构建航空装备制造创新生态高地。

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诚挚希望您继续向我们提供宝贵建议。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9月6日        

 (联系人:王小军,电话:029-87437548)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