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类
签发人:姜建春
李学龙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速AI赋能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9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提案分析了我省AI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强化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完善产业生态培育机制、加速AI应用落地进程等建议,对提升我省AI技术融合创新发展,助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关于强化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议
近年来,省科技厅积极部署AI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AI领域,靶向部署200多个攻关项目,支持经费超1亿元。聚焦AI领域,重组或新建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陕西省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陕西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等14个重点实验室,认定AI相关新型研发机构10余家。在数字孪生、机器人、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等领域,支持省内科技型企业牵头组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创新联合体等各类研发平台40余个。积极引进培育秦创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69人。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聚焦智能光电产业,围绕光电器件、光学材料、高分辨率光电探测器、特种光纤等关键部件,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联合答题、市场判题”科技攻关机制,靶向部署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加快推进智能光电相关实验室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级AI重大科研平台在陕布局。支持省内科技型企业牵头组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工程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平台,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参与重大科技创新决策,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强化人工智能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育,推广“校招共用”模式,组建“科学家+工程师”团队,培养适应AI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关于完善产业生态培育机制的建议
省科技厅着眼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抢滩布局、特色产业迭代升级,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启动建设与AI相关的7个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聚焦AI等产业领域,开展项目与成果路演推介活动44场次,路演项目532项,成功孵化出优艾智合、深信科创等一批高成长企业,覆盖机器人、自动驾驶、工业 AI 等多个方向,形成“高校研发-政策赋能-市场落地”的良性循环。支持建设AI相关的概念验证中心7个、中试基地5个,着力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用足用好新20条政策措施,促进AI技术成果在我省重点产业领域的应用。建立先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快响”机制和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快速攻关响应机制,开展AI应用常态化项目路演和产需对接活动。建强技术经理人队伍,支持建设一批“AI+”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促进技术验证与成果转化。加强智能光电应用场景建设,推动AI、区块链、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与智能光电产业融合发展。推广“创新积分制”,落实“秦科贷”等风险补偿政策措施,推动科技金融赋能AI科技型企业。
三、关于加速 AI 应用落地进程的建议
省科技厅积极开展AI科普宣传,举办AI、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应用专题讲座和专题科普活动,广泛传播数字科技基础知识和应用效果,提升公众对数字技术的了解认识。通过举办全省科普讲解大赛、全省科学实验展演大赛、全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等活动,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养。依托我省科普志愿者服务队,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等优质科普资源,面向社区、机关、学校、社会团体等单位开展科普服务,助推全民科学素养提升。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持续加强AI领域的科普宣传与公众教育。利用“秦科技”微信公众号,传播和解读AI领域相关内容。举办AI、智能光电等新技术新应用专题讲座,广泛传播AI基础知识和应用效果,提升公众对AI应用的了解和认识。持续办好全省科普讲解大赛、全省科学实验展演大赛、全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等活动,提高公众对AI应用的接受度与信任度。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8月8日
(联系人:周莹,电话:029-81129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