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
签发人:姜建春
王国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的建议》(第665号)收悉。感谢您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于您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在榆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省科技厅高度重视和支持榆林科技创新工作,持续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和陕北能源革命转型升级,科技支撑榆林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省科技厅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统领,以深化榆林市能源领域“两链”融合为主线,统筹配置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向榆林集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培育,促进能化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升级。2018年,与榆林市人民政府召开了第二轮第二次科技工作会商;2019年,会同省发改委、省教育厅与榆林市人民政府签署省市共建榆林科创新城战略合作协议;2023年,按照秦创原“一总多区多平台”的重点工作安排,启动培育建设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截至2022年底,榆林市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59家、高新技术企业121家,增长率均达到90%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7.83亿元,同比增长71%。
一、积极推动榆林秦创原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
一是围绕秦创原“一总多区多平台”建设,指导榆林制定并印发《关于打造秦创原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助力榆林能化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转型升级,打造榆林秦创原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二是推动榆林“三器”平台建设,立足榆林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拟在榆林高新区布局建设1个立体联动“孵化器”。三是批复成立秦创原(榆林)创新促进中心,榆林成为首批11个地市级创促中心之一,榆林市、县两级共成立16个创新促进中心。支持榆林打造秦创原(榆林)创新促进中心“主中心”,突出“创新飞地”效应,促成榆林落地秦创原总窗口沣东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推动在榆林高新区建设“副中心”。四是首批设立15个秦创原(高校)创促中心工作站,推动榆林市3名科技经纪人入驻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创促中心工作站,进一步推进高校科技成果入榆转化落地。
二、着力提升榆林能源化工产业技术攻关能力
一是部署一批“两链”融合重点项目。围绕榆林煤化工特色主导产业重大技术需求,联合榆林实施厅市联动重点项目12项,首批支持经费1500万元,2022年共安排榆林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1项,支持资金821万元。二是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围绕榆林煤化工、氢能等重点产业布局建设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等各类创新平台,打造能源化工产业综合性科研开发与高端技术孵化基地,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提升榆林市能源科技成果研究开发能力,2022年榆林市新增国家、省级各类创新平台16个。三是支持榆林开展能化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榆林重点产业链和战略新兴产业,组织实施一批重点产业链核心技术产业化项目和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制定《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工作指引》,指导榆林实施秦创原“揭榜挂帅”项目,围绕能化产业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四是支持榆林引进培育各类创新人才,设立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人才项目,依靠人才主力推动榆林重点产业链创新发展。2022年,榆林市获批17个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9人入选省级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培育“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4支、“新双创”队伍22支、“科技经纪人”220名。
三、大力支持榆林科技型企业培育
指导榆林围绕能源产业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推进能源产业“创新飞地”、“离岸孵化”等发展模式,构建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上市企业(独角兽)”全生命周期培育链条,多措并举推动榆林科技型企业数量快速增长,2023年上半年榆林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速在全省地市中保持领先。
下一步,省科技厅还将围绕榆林市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在强化科技金融协同联动、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加快推进相关举措落实。再次感谢您对我们提出的宝贵建议以及长期以来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3年9月6日
(联系人:王可欣 电 话:81122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