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33号建议的答复函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33号建议的答复函

陕科函〔2023〕123号

时间: 2023-09-05 16:50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别:A

签发人:姜建春

罗国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建设全省现代材料示范基地的建议》(第23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材料是社会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材料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近年来,省科技厅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我省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持续推进新材料领域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平台建设,有力支撑了我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调查研究和统筹规划。今年以来,我们围绕我省重点发展的24条产业链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我省包括钛及钛合金、钢铁深加工、铝镁产业、陶瓷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等新材料领域产业基础、创新资源、产业技术需求等,提出下一步重点攻关的关键技术清单,绘制了产业链创新链图谱。充分利用好调研成果,在谋划部署科技创新重点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围绕解决制约我省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发展的创新瓶颈问题统筹创新资源开展攻关。

二是支持开展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各类省科技计划项目都将新材料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作为重点方向给予大力支持,先后启动实施先进金属材料两链融合重点专项、菱铁矿悬浮焙烧-磁选工艺技术开发两链融合企业联合专项,省重点研发计划中部署稀贵金属材料、高性能合金及复合材料、石墨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创新链。支持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炼铁产线大数据智能互联平台关键技术等研究,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联合组建低能耗高品质超高强度建筑用钢“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校企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三是推动新材料领域创新研发平台建设。支持西北有色院牵头组建陕西省先进稀有金属材料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申报创建国家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重点实验室,部署开展新材料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施“1155”工程,支持新材料产业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稀有金属材料等17家“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支持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和科研机构建设陕西省钢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0余家材料领域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您在建议中围绕新材料技术研发等方面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对推动我省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工作有重要借鉴意义。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采纳有关建议,加速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支持行业重点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聚焦制约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持续攻关,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和竞争力。我们支持勉县围绕钢铁及制品、有色金属冶金和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基础建设现代材料示范基地,基地内相关科技企业可积极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通过评审立项的将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也可与省新材料技术领域科研院所、高校探索共建“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感谢您对陕西科技工作的关心,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和支持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3年8月30日

(联系人:席蒙 ,电 话:029-88440994)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