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79号建议的答复函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79号建议的答复函

陕科函〔2023〕61号

时间: 2023-07-27 11:06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别:A

签发人:姜建春

李雪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陕南绿色食药产业发展的建议》(第47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长期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科技厅高度重视绿色食药产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将绿色食药产业科技创新作为科技支持的重点方向,通过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科技特派员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推广。

一、以项目为引领,加大绿色食药领域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通过各类省级科技计划围绕陕南绿色食药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问题,引导省内优势科研力量开展集智攻关。“十四五”以来,共支持绿色食药类项目300余项,如支持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元胡—水稻轮作生态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支持陕西理工大学开展“元胡菌根生态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支持汉中华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展“天麻优质栽培关键技术研究”等。

二、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力构建城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中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我厅启动“百名科技特派员助力百村振兴”行动。通过开展科技创新专题讲座、科技培训等组织专家实地指导,持续推进科技结对帮扶工作。以2022年汉中市科技特派员工作为例,共收集服务对象创新需求28项,解决技术难题26个,服务带动农户2522人,服务企业或合作社41个,创办或入股经营主体16个,引进新品种39个,推广新技术25项,建立示范基地16个,培训4381人,培养农村技术骨干79人,举办各类培训54场,促成产学研合作情况4项,五丰社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共同成立五丰现代农业交叉技术研究所。

三、组织实施“三区”人才计划,加强技术指导帮扶

为强化科技人才对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2022年,省科技厅面向全省65个县区选派“三区”人才995名,落实支持经费1990万元。其中陕南三市共选派405人,汉中选派150人,商洛105人,安康150人。2023年,发布了《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增派“三区”科技人才的通知》,为陕南11个国家乡村重点帮扶县增派三区人才提供科技服务,每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增派9名“三区”科技人才,配合国家科技特派团专家开展产业技术指导等工作。

四、发挥陕南中药材资源优势,布局建设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为充分发挥陕南药用植物的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我厅支持陕南三市建设省级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8家,如支持汉中市建设陕西省略阳猪苓科技示范基地、陕西省镇巴富硒天麻科技示范基地、陕西省洋县银杏科技示范基地;支持陕西汉王药业有限公司建设陕西省天麻山茱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陕西盘龙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陕西省风湿与肿瘤类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陕西汉江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陕西省手性创新药物研究中心。通过系列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有效提升区域创新研发能力,引领带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促进药物研发领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您的建议针对性强、意见中肯、符合陕南绿色食药科技发展实际,下一步省科技厅将继续加大科研项目支持力度,助力全省绿色食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大科研项目支持力度,攻克绿色食药领域关键技术。通过省级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创新能力支撑计划等继续围绕绿色食药领域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推广,解决制约我省绿色食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助力产业长足发展。

二是加强省级科研平台基地建设管理。发挥省级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药物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引领带动作用,推进绿色食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研究成果与产业应用紧密结合,助力我省绿色食药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三是加大人才团队培养力度,储备科研攻关力量。依托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及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培养一批专家团队,为我省绿色食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3年7月26日

(联系人:郑会娟,电话:029-87294140)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