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615号建议的答复函

对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615号建议的答复函

陕科函〔2022〕269号

时间: 2022-08-29 09:12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 别: A

签发人:孙 科

陈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安康电子线束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第615号)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电子线束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外设、安防、太阳能、汽车、航空航天和军用仪器等设备,被称为电子产品的“神经网络”和“动脉血管”,是现今信息化、电子化时代行业中发展最快、市场需求量最大的电子元器件之一。电子线束产业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电子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具有产业链条短、易培育,生产集中度低、竞争激烈,产品差异性和定制性强、生产组织协调难度大等特点。未来电子线束技术朝着高精密、高传输率、高耐温和高密封性发展,正在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技术双密集产业发展。

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要“强化产业平台协作支撑”,“以陕西西咸新区等为载体,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机制作用,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结构加速重构,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聚集区域也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为我省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契机。安康地处成渝、江汉、关天三大经济圈几何中心,周边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应用侧产业较为发达,汇聚了华为、三星电子等一批电子信息巨头和陕汽、比亚迪等万亿规模汽车产业链条,有利于发展电子线束产业。2021年,安康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电子线束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把电子线束作为安康重点支持的11条产业链之一、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之一,把安康定位为产业链完整、辐射范围广、加工能力强的中国电子线束产业新基地。

您的建议,深刻剖析了我省接续电子线束产业转移的重要意义,并从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了非常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我们将充分吸纳、认真落实。省科技厅将统筹优势科技资源,持续围绕人工智能、汽车、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航空航天、智能终端、5G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企业培育等,支撑电子信息相关产业发展,为电子线束大规模应用拓展市场空间。

一是支持安康加强技术研发。近两年来在省重点研发计划中,围绕人工智能、5G等领域,部署科技项目近150项、财政资金超1.2亿元。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围绕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部署科研课题12项、支持财政资金2亿元;围绕先进半导体器件、光子集成与光子制造、新能源汽车、北斗等领域,部署“两链”融合重点专项,支持财政资金6000万元。下一步,将把电子线束相关领域列入省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安康企业、高校院所积极申报科技项目,加强技术研发。

二是支持安康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安康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1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32个。省科技厅将持续支持安康电子线束应用领域龙头骨干企业作为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和市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新型研发平台,推动企业与高校有效对接。

三是支持安康加强企业培育。截至2021年底,安康共有科技型企业172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92家。今年4月,省政府出台了《陕西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入规、晋位、上市”工程。我们将指导和支持安康紧抓政策机遇,围绕电子线束及应用侧相关领域,落实落地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积极组织申报认定。

四是支持安康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围绕电子线束相关产业领域,支持安康开展秦创原(安康)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活动,为高校院所、企业、投资机构搭建成果推介、技术需求对接平台,促进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转化。支持安康建设“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推进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动,提升创新能力。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诚挚希望您继续向我们提供宝贵建议。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2年8月23日

(联系人:武伟,电话:029-88440994)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