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 A
签发人:孙 科
张建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铜川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议》(第32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铜川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关中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往人文初祖黄帝陵及革命圣地延安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铜川高新区作为铜川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引擎、主平台、主力军和主阵地”,是铜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增长极,也是铜川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抓手。升建国家高新区对于探索新时代革命老区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新道路、培育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意义重大。
一、积极推进铜川“以升促建”国家高新区
1.铜川高新区基本情况。铜川高新区2018年获批省级高新区,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7.80亿元,营业收入353.71亿元。近3年,在园区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开放合作与辐射带动作用等5个方面发展迅速。在2021年全省高新区考核评价工作中位列省级高新区第3位,省科技厅按照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单位报送省政府通报表彰,支持奖励资金200万元。
2.升建工作成效。2020年10月,经省政府同意“陕西铜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名为“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0年11月,省政府向国务院报送《关于铜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请示》(陕政字〔2020〕94号)。自创建国家高新区以来,铜川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的创建国家高新区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统筹调度;按照“一区三园”的空间布局,组织编制了铜川高新区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将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纳入《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及《2021年铜川市政府工作要点》;制定发布了《铜川“以建促升、对标创建”国家高新区工作实施方案》等,积极推进创建任务高质量完成。
3.具体推动举措。为推动铜川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创建国家高新区步伐,2021年6月,省科技厅组织召开铜川高新区“以建促升,对标创建”国家高新区论证会,会议围绕规划开展研讨、提出了论证意见。升建期间,省科技厅与铜川市保持密切联系,指导推进升建工作。省科技厅领导带队多次亲赴铜川考察调研升建工作,对接推动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经与科技部多次沟通,升建工作现已进入排队阶段,等待科技部后续工作安排。今年是铜川创建国家高新区现场考察评审的关键之年,也是升建工作的攻坚之年,省科技厅将持续与科技部保持密切沟通,全力推进铜川高新区升建国家高新区。
二、积极推动铜川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示范样板。
1.支持铜川全面提升资源统筹能力。一是批复秦创原(铜川)创新促进中心。支持秦创原(铜川)创新促进中心完善体系建设,为铜川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建设,完善科技创新工作队伍体系提供指导;二是支持铜川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云平台功能,打造铜川特色秦创原网络平台,与秦创原网络平台互联共享;三是支持铜川加强与省科技厅和高等院校深度合作,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争取承接更多科技项目在铜落地、更多科技成果在铜转化、更多科技人才在铜创业。
2.支持铜川加速推进“三器”建设。支持秦创原铜川创新谷建设,构筑铜川科技创新高地;支持铜川探索异地孵化器落地及平台进驻方式,已在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设立秦创原铜川飞地孵化器;支持铜川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组建政府、企业及科研院所多方参与的创新联合体。
3.支持铜川开展企业“倍增”行动。今年4月,省政府出台了《陕西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实施科技型企业“登高、入规、晋位、上市”工程,构建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链条。5月省科技厅赴铜川组织召开科技企业专题培训会,为铜川市的科技管理人员和科技型企业进行辅导培训,引导铜川积极组织申报,实现铜川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
4.支持铜川积极申报各类项目。2021年,铜川共申报省科技计划各类项目56项,支持经费1367.13万元。其中,创新能力支撑计划16项、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33项、重点研发计划6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1项。今年,省科技厅将支持铜川围绕重点产业,积极申报“两链”融合科技重点专项,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成功率;积极推进铜川市与省科技厅实施厅市联动重点项目,全面落实会商机制,围绕光电子产业链条,研究部署厅市联动重点项目,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联合体等平台,实现“平台+项目+人才”一体化发展。
省科技厅将积极围绕提案中的有关建议,积极支持铜川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相关工作。最后,感谢您对陕西省科技事业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2年8月23日
(联系人:王可欣,电话:029-81020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