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 A
签发人:孙 科
杨悦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我省传统制造业数智化改造升级的建议》(第223号)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科技厅贯彻落实制造强省战略和《陕西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有关精神,按照“创新驱动、高端引领、智能转型”的总体思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推动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强化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18年以来,聚焦我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技术需求,部署了高端装备制造与智能化、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机器人与无人机等一批重点产业创新链,安排项目185项、支持经费1.34亿元,攻克了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复杂重型装备智能服务平台研究及应用、飞机总装智能生产线建模与仿真优化技术、智能制造中多源设备接入与智能计算物联网技术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启动实施“智能制造”省科技重大专项,围绕智能工厂、数控机床、激光制造和增材制造4个方向,安排部署“汽车核心部件柔性智能制造单元”“面向航空精密零件加工的智能生产系统”等8个项目,总预算2.6亿元,其中财政资助1.22亿元,支持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等8家制造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先后支持复杂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能化包装机械及数字化资源服务等34个重点创新团队,财政科技经费投入2400万元,支持开展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关键技术攻关。
二是加快构建智能制造领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落实《陕西省构建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在智能制造领域,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牵头组建了西安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5家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支持制造业领域企业牵头建设了航空发动机智能装配技术、微纳柔性制造与印刷电子材料、服装智能设计与制造等22家“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与企业发展需求融通对接;目前,全省围绕制造业数字化、信息化相关领域,组建了机械制造系统工程、金属挤压与锻造装备技术等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机电设备智能监测、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与评估等60余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建立飞机数字化制造等70余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三是积极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各国家和省级高新区、产业基地核心承载能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西安形成了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为代表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宝鸡形成了以数控机床、电子信息装备等为代表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咸阳形成了以新型显示器件、医疗器械等为代表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渭南形成了以3D打印等为代表的制造业产业集群。
四是大力培育智能制造领域科技型企业。逐步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支持中科创星等先进制造领域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培育西安奇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企业。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对西安捷锐精密冶金设备有限公司等35家先进制造领域优秀获奖企业给予奖励。构建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认定智能制造、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相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500多家。开展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工作,西安铂力特等4家先进制造企业在科创板成功上市。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及举措
通过认真分析您建议中提出的存在问题和政策建议,我厅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发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作用。支持沣东、碑林环大学创新街区、西安光机所、西安高新区电子谷、咸阳高新区等开展独具特色立体联动“孵化器”建设实践。依托链主企业或龙头骨干企业,布局建设10个行业共享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应用场景。支持先进稀有金属材料创新中心、光子先导技术研究院、导航产业基地、集成电路创新中心、西工大大学科技园、陕西煤业化工研究院等6个成果转化“加速器”示范建设。
二是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制约我省制造业支柱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基础零部件和产业安全等,重点围绕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制备、光子集成芯片制造、机床智能主轴、高性能传感器等,接续部署实施“两链”融合重点专项,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
三是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深入实施“两链”融合科技行动计划,围绕制造智能优化设计、制造系统大数据、智能远程生产监控、智慧物流、智能装备等方面,建设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创新联合体,吸引凝聚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服务。
四是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西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引导西安高新区、经开区、西咸新区等园区加强5G、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应用,推进西安市在智能制造、商贸物流等方面开展人工智能场景搭建。支持国家超级计算西安中心建设,研发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仿真等工业软件,促进高性能计算在制造业的应用。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诚挚希望您继续向我们提供宝贵建议。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2年8月10日
(联系人:武鹏,电话:029-87294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