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43号建议的答复函

对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第43号建议的答复函

陕科函〔2022〕218号

时间: 2022-07-23 18:51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 别: A

签发人:孙 科

马仕强、黎建军、胡新利、郑富超、叶稳太、吴维强、武军强、陈岳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建设沿西成高铁科创大走廊的建议》(第4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汉中市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三个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我省第3家国家创新型城市。近年来,省科技厅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汉中科技创新工作,围绕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等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支持力度。2021年,汉中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名第4位,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9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2家,同期增长43%、37%;技术合同交易额8.77亿元,同期增长307%。截至目前,汉中已建有省级高新区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试验示范站和省级双创平台36个;拥有4个院士工作站,60个专家工作站;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39项,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50余种,大运飞机、数控机床、应变式传感器等处于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但同时,汉中市还存在市场主体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投入不足、创新平台少、创新人才匮乏等问题,区域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为了解决存在问题和不足,省科技厅与汉中市人民政府进行了多次对接协商,围绕支持汉中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立足汉中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提出五个方面的支持措施。

一是建立厅市科技工作会商机制。加强厅市对接,指导汉中凝练科技创新工作发展方向,明确支持汉中科技创新的任务举措,长效化协同推进汉中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二是支持汉中深度融入秦创原建设。支持秦创原(汉中)创新促进中心建设,加强与总窗口的对接交流,探索推广“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发展”发展模式。三是支持汉中打造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力推进汉中高新区创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支持宁强省级高新区建设,加快环陕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和学研小镇科创园区建设。四是部署实施厅市联动重点专项。围绕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绿色食药等汉中特色主导产业重大技术需求,实施厅市联动重点专项,支持汉中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推动汉中特色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五是支持汉中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和绿色循环发展。继续实施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围绕汉中农业特色产业,部署实施智慧农业、食品加工、特色林杂果等重点产业链项目。支持汉中洋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省级农高区,支持汉台、勉县、佛坪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汉中青山、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供科技支撑。

您们提出的“建设沿西成高铁科创大走廊”的建议,对于推动西成高铁沿线地区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目前沿西成高铁科创大走廊处于前期调研论证阶段,待省政府明确建设意见后,省科技厅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聚焦产业发展短板和创新需求,紧抓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机遇,从重大科技项目布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区域创新协同发展、科技金融支撑服务等方面,建立多方联席会议机制,统筹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向西成高铁沿线集聚,全力支持科创大走廊建设,推动构建更具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区域创新样板,辐射联动汉中市县、园区、院所、企业融通创新创业,助力汉中市建设全领域创新生态体系。

感谢您们对科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2年7月20日

(联系人:苗宏雄,电话:029-87292778)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