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
签发人:孙 科
刘利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杨凌旱区数字农业产业运营服务平台的建议》(第62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提出建立杨凌旱区数字农业产业运营服务平台,将充分发挥杨凌农科城的农科教资源优势,有利于促进我国旱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有利于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旱区农产品竞争力,对于更好服务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省科技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大力支持杨凌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示范推广和国际交流合作。“十三五”期间,累计支持杨凌各类科技项目经费2.46亿元,占全省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支撑数字农业发展壮大。聚焦农业科技领域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工程、产业化等创新链环节,针对制约我省数字农业发展的难题,加强研发部署,向产业领域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2019年—2021年,先后设立“设施农业科技创新关键技术研究”“设施农业高端化、智能化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等省级科技计划重点产业链方向,并将“农业装备及信息化”列入省级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科技攻关类)指南进行常态化支持,重点围绕与主导产业密切相关环节,开展智能装备研发、核心技术攻关、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等,累计支持项目72个、金额2275万元,为实现我省数字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围绕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农业板块建设,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杨凌加快改革创新释放“农高区发展政策包”的能量,落实“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农业板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和“若干支持政策包”,统筹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农业板块建设。遴选一批农业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加快集成示范推广,通过举办秦创原农业板块路演等活动,实现创新资源协同互动,共同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强农业科技成果宣传力度,编制农业科技成果包、实用技术短片等宣传资料,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成果影响力。支持县(区)与秦创原农业板块对接,建立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校地、校企合作机制。
三、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加大对各类农业创新创业平台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孵化带动的支持,通过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延伸做好先导示范。对已建成的各类平台开展评估考核,实现动态建设及常态化监管,保障我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健康运行。截至目前,我省共建成10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64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47家省级星创天地、40家县域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20个科技示范镇和14个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这些农业“双创”平台有效聚合了省内农科院校、龙头企业的优势资源,有力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逐步构建起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农业信息技术研发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农业板块建设,通过科技项目、创新平台、人才队伍等方面继续加强对建立杨凌旱区数字农业产业运营服务平台支持力度。一是继续将数字农业科技创新列入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范围,鼓励支持牵头申报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攻克制约智慧农业的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难题;二是支持参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农业板块建设工作,聚合全省农业科技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是加强与科技部对接,支持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争取更大支持;四是发挥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农业科技领域“智库”作用,用好用活科技特派员队伍,带动一批“田秀才”“土专家”服务三农,培养更多高素质农民,为平台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助力。
感谢您对陕西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2年6月14日
(联系人:白东海,电话:029-87294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