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
签发人:孙科
李兴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依靠科技创新创建陕西特色食用菌综合加工循环加工全产业链体系的建议》(第68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食用菌已成为农业行业中仅次于粮油果菜的第五大农业产业,成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陕西食用菌的原料资源及菌种资源丰富,已形成陕南以干菇为主,关中以鲜食菌为主,渭北(陕北)干鲜结合的三大产区。目前,食用菌是陕南地区主导产业之一,是当地调整产业结构和推进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十三五”以来,我厅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农业项目规划中,以“3+X”为核心,以科技力量助力特色食用菌产业成为脱贫攻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一、以农业科技项目为抓手,带动促进科技支撑特色食用菌产业发展。以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坚持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提高食用菌产业创新力、竞争力,为食用菌产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每年
度的农业科技项目中以地区发展特色为考量,凝练重点产业创新链,一般项目以及扶贫项目,通过项目-人才-平台建设,针对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难题部署重点研发计划,2016年至2020年我厅在重点产业链里部署了食用菌产业创新链,给予经费340万元,一般项目170万元,扶贫项目和绿色通道项目175万元。项目鼓励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开展协同攻关研究,集成一批关键技术,为食用菌的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助力陕西菌业产业升级。
二、以农业科技平台为载体,让食用菌的科技成果“用起来”,主体“活起来”。2016年至2020年在宁强、甘泉、延安安塞区、柞水、紫阳设置了以食用菌为对象的星创天地和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给予经费101万元。通过建立食用菌产业科技平台,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
“十三五”以来,随着国家及省部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陕西的食药用菌产业已经慢慢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但就目前来讲,食药用菌产业还存在如下问题:1.科技力量薄弱,技术、信息等服务体系不健全;2.食用菌人才缺乏,劳动力短缺;3.规模性食用菌经营主体少,缺少品牌效应。针对以上问题,我厅将立足科技支撑、技术先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在省计划项目设置中,加大食用菌优良菌种、废弃物利用、菌类食品精深加工、菌糠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不断提高技术支撑能力,支持食用菌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及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发挥民间技术研发推广作用。
二、重视产业化,提质增效,延伸产业链条。加大食用菌产业化经营,加大食用菌农业平台建设,引导农业园区、科技示范村镇、示范基地、星创天地等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形成地方特色和品牌效应。
三、加强食用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以科技特派员为支撑,加强食用菌方面的产业技术培训,选派在食用菌方面具有专业理论、技术、工作经验、指导方法、管理能力的专家、教授、研究员等知识分子,积极深入食用菌生产地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企业需求和食用菌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动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我厅将按照“扩规模、强特色、补短板、增效益”思路,立足资源环境,突出地域特色、突出高质量发展、突出农民增收,坚持龙头企业引领,科技创新支撑,在菌种研发、冷链运输、加工营销等短板,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推动食用菌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陕西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1年5月24日
(联系人:李艳杨,电话:029-81770897)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