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
签发人:孙科
宫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大荔建设纳米谷产业园的建议》(第73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纳米材料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有许多不同于传统材料的独特性能,成为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医药健康、新能源等领域的重要新型材料。近年来,省科技厅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我省丰富的科技资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持续推进新材料领域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纳米材料与技术是其中的重要方向,有力支撑了我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支持纳米材料技术及应用等新材料领域关键技术攻关。近年来,省重点研发计划中先后设立稀贵金属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石墨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创新链,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能力引导计划等科技计划中持续部署新材料领域项目,其中包括高效纳米贵金属催化材料制备及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开发、柔性电子用超长纳米银线制备技术研究、微通道板电子倍增器电阻层/二次发射层的原子层沉积纳米制造技术、燃料电池用铂基纳米多元合金碳载催化剂研制等纳米材料技术领域项目50余项,安排专项资金近800万元,取得了丰富的创新成果。
二是推动在纳米新材料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启动实施“1155”工程,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强化产学研用协同,解决企业技术需求,促进产业发展。目前,已启动建设新材料领域新型研发平台6家,包括西安博尔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与西安科技大学共建的陕西省硅镁碳微纳米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西安宏星电子浆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北工业大学共建的陕西省微纳柔性制造与印刷电子材料校企联合研究中心,与陕西省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成为推动我省纳米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是推进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组织举办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暨第七届陕西省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活动,设立新材料领域成长组和初创组,汇聚了一批优秀的新材料科技企业,其中位于渭南市大荔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陕西通用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新材料成长组三等奖。实施“陕西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通过线上“云对接”、进地市、省市协同、省市区联动等多种形式组织13场路演推介活动,众多优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路演推介,超过100个项目成功签约。
四是推动成立新材料创新联合体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今年3月,支持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牵头组建先进金属材料创新联合体,重点围绕钛合金、钼合金、镁合金、超导材料等开展研究开发,全面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突破“卡脖子”材料关键技术,实现工业应用示范。2020年,支持西北有色院、西安交通大学等12家高校、研究院所,金钼集团、西部超导等16家企业联合成立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推动新材料“卡脖子”核心技术研发,促进新材料产业技术集成创新,倡导和推广新材料技术,提升我省新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您在建议中围绕推动纳米产业发展在产学研合作、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对我们推进纳米材料领域科技创新有重要借鉴意义。下一步,省科技厅将大力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在科技计划项目中继续支持纳米材料与技术研发应用和成果转化,纳米谷产业园的相关科技企业可积极申报科技项目,通过评审立项的将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也可与省内纳米材料技术领域优势科研院所、高校探索共建“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我们将给予指导支持。
感谢您对陕西科技工作的关心,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和支持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1年5月21日
(联系人:席蒙,电话:029-88440994)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