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 B
签发人:赵 岩
杨世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渭南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的建议》(第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充分发挥我省增材制造技术和产业优势,近年来省科技厅积极推进我省增材制造领域平台建设、技术攻关、关键设备及材料研发及示范应用。一是2014年发起成立陕西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联盟成员单位先后开展起草《陕西省“十三五”3D打印产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了我省3D打印产业“十三五”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工作方案、制定了联盟团体标准、协调中信银行西安分行等四家商业银行向联盟给予20亿元银行贷款授信等工作;二是起草了《“六个一”模式推进3D打印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工作方案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放大财政资金效应,围绕3D打印领域推动金融、资源、科技融合发展;三是积极配合省工信厅组织设立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筹建小组并开展相关工作。作为筹备组成员,参与研究提出《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并组织有关部门对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方案进行多次研讨,持续跟踪做好相关协调服务;四是通过省科技计划支持我省增材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核心技术攻关、关键设备研发及技术应用示范。自2014年以来,通过统筹项目难题攻关、特色产业链、重大产品(群)、重点产业链以及创新团队、省重大科技创新等项目,共支持增材制造领域项目50余项,总计支持项目经费1.2亿元。2019年,通过“智能制造”省科技重大专项支持铂力特公司“四光束增材以及增材”项目和西安空天能源动力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强化复合制造装备”各1000万元。有力的推动了我省增材制造领域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发。
关于您提出的支持渭南高新区创建增材制造及智能制造国家创新型产业园区,在科技项目立项和经费支持等建议,省科技厅长期关注和支持渭南高新区3D打印及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通过在渭南实施3D打印特色产业创新链科技项目,推进渭南地区3D打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2015年以来,共支持渭南高新区火炬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多孔钽假体骨小梁结构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桌面型3D打印设备研发”“多孔钛合金结构件激光选区熔化技术”“高性能金属零件激光直接制造技术”等项目近10项,支持总经费314万元。
二、推进渭南高新区3D打印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支持组建陕西增材制造协同创新研究院、3D打印金属粉末中心等5个省级创新平台。成功孵化了陕西增材院、陕西智拓、陕西聚高、渭南领智、渭南鼎信等65户企业。固相增材技术、聚醚醚酮(PEEK)打印等多项技术国内首创、国际领先,并在航空航天、医疗、军工、工业、教育等国家重要领域获得了成功应用。
三、通过创新创业大赛推进渭南高新区3D打印领域“双创”工作
推荐陕西聚高增材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参加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 等各类创业大赛,其“聚醚醚酮(PEEK)低成本骨科植入物互联3D打印技术”先后获得“中国增材制造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名、“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 暨第五届陕西省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初创组)”二等奖及“2018京东西安首届硬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四、积极协调推进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渭南3D打印产业开展各项工作
联盟分别与2016年、2019年在渭南高新区召开联盟年会,聚集全省增材制造领域研发机构和企业在渭南共商全省3D打印产业发展大计。同时协助组织举办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渭南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为渭南3D打印产业增加行业关注度等。
根据您的建议,省科技厅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继续以推进渭南高新区3D打印特色园区建设为重点工作。
一是深入实施陕西省高新区“创新发展引擎加速”行动计划,在渭南高新区开展“平台+数据+标准”(PDS)管服模式试点工作,构建覆盖增材制造产业创新全链条、各环节的数据系统、项目、成果、人才等创新资源,引导支撑园区产业技术快速发展;
二是引导渭南市继续实施3D打印特色产业链等计划项目,省市形成合体推进渭南3D打印技术创新;
三是择机围绕增材制造领域在渭南开展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挑战赛等赛事,推进成果转化和企业培育。
感谢您对我们提出的宝贵建议以及长期以来对我省科技工作关注和支持。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0年4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