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 A
签发人:赵 岩
海金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省级中药材种源基地的建议》(第460号)收悉。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支持和建议。现答复如下:
长期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科技厅高度重视对我省道地、濒危的特色中药材资源保护,《陕西省“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将中药现代化作为重点支持方向。近年来,省科技厅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的总体部署,通过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和省级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推广,培养了一批专业科研人员,攻克了一批中药材繁育及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带动了一批农户规范化种植中药材,推广转化了一批实用技术成果。
一、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开展我省中药产业技术研究。“十三五”期间,省科技厅向科技部推荐省内优势科研力量参与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药现代化”专项17项,其中“山茱萸、黄芩、白及高品质道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及精准扶贫示范研究”“秦巴山区高品质中药材规模化生产示范研究”项目获科技部立项支持,经费1352万元。同时,省科技厅通过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我省濒危、道地、优势中药材品种的优良品种选育、野生资源驯化等方面课题研究30余项,项目涉及柴胡、西洋参、党参、淫羊藿等多味中药材的种质选育、种苗繁育及标准化种植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这些科研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我省中药材种植的科学发展,提升了我省药材的品质,推动了我省中药研发应用领域的创新,对我省中药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通过省级科技计划特色产业创新链,有针对性的解决铜川中药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难题。2017年和2018年,省科技厅连续两年设置特色产业创新链(铜川市重大需求),围绕铜川市中药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问题,引导省内优势科研力量围绕铜川市优势特色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中药饮片创新研究、道地药材产地鲜精加工贮藏技术研究、道地药材传统非药用部位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中药材生产智能设备开发等方面开展集体攻关。支持开展“铜川丹参品种选育、种苗繁育与种植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丹参及黄芩产地趁鲜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濒危中药材珠子参快速繁殖技术优化研究”“中药精制颗粒饮片的研究与开发”等一批科研项目,项目的实施将助力铜川中药产业的发展。
三、建设省级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推动区域中药产业发展。为促进我省中药科技成果转化,延长中药产业链,助推陕西省中药产业转型升级,省科技厅启动“陕西省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基地建设涵盖名优道地药材种苗繁育基地、珍稀濒危药材种植基地、野生资源示范抚基地、名优道地药材示范种植基地等不同类型。截止目前,已经支持铜川市建设2个省级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分别是陕西省耀州黄芩科技示范基地和陕西省宜君党参科技示范基地。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各地药用植物的资源优势,扩大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规模,有效促进了我省中药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了区域中药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组建省级科技特派员中药材产业技术服务团,助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2018年开始,陕西省科技厅组建了省级科技特派员中药材产业技术服务团,针对广大中药种植户、产业户、企业,安排专家通过线上答疑,线下指导等形式进行交流、学习、咨询。2020年对该服务团进行重组,以陕西省师范大学为团长单位,带领全省优秀中药材领域专家20余人,面向深度贫困地区开展中药材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培训,指导地方提升中药材产业技术,为我省中药材领域培养科技人才,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您的建议针对性强、意见中肯、符合铜川乃至我省中药产业发展实际,下一步省科技厅将继续加大科研项目支持力度,促进铜川及全省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大科研项目支持力度,攻克中药产业关键技术。在2021年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中,继续围绕中药领域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推广,解决制约我省中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产业长足发展。
二是加大人才团队培养力度,储备科研攻关力量。依托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各类项目,围绕中药材生态化种植与品质化加工、中药研发与临床应用、中医传承与诊疗等领域,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我省中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储备科研力量。
再次感谢您对陕西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20年4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