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
签发人:赵岩
陕科函〔2019〕160号
李成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积极推动陕西大科学工程计划申报的建议》(第45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大科学工程作为一种工程性的科技活动,通常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陕布局建设,是我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依托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建设的长短波授时系统作为我省首个建成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成为国家不可或缺的科学技术支撑基础工程和社会公益设施,为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国家安全等行业和部门提供国家标准时间和标准频率服务,承担了多次国家重要空间发射如火箭、卫星发射等授时保障的重要任务。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我省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项,分别是列入国家“十二五”时期16项建设重点之一的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西安)和列入“十三五”时期10项优先项目之一的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其中依托空军军医大学的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西安)主要研究我国肿瘤、心脑血管和代谢性等重大疾病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科学问题,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我国首个分子医学转化医学基础设施;依托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建设的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旨在提高我国授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授时精度,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性能最先进的地基授时系统。此外,我省还在积极培育Z箍缩、超精密跨尺度基标准及溯源、西安阿秒光源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近年来,我省紧盯国家科技战略发展需求,深挖和集聚顶尖科技资源,勇于承担更多国家使命,积极争取更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陕布局,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基础科学研究,营造原始创新良好政策环境
近年来,中央把基础研究放在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基础科学前沿研究和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的公共平台,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诸多领域取得突破的必要条件。2018年11月,省政府印发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8〕38号),《实施意见》对我省新时代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做出了顶层设计,确立了我省基础科学研究“三步走”的发展目标。明确指出:构建具有我省特色的基础科学研究发展格局,加快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中科院西安科学园等建设,打造集基础科学研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于一体的研发大平台。支持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建设,并结合国家战略,在能源、生命、地球与环境、材料、工程技术、核物理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二、提供稳定经费支持,前瞻部署基础研究重大项目
2018年省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上,刘国中省长在审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时明确指出:陕西要承担国家责任,省级基础研究经费要翻番。根据省政府常务会议精神,省科技厅将在2019年度省基础研究计划中增设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此类项目将支持我省有能力的科研单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每年支持若干项目开展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或开展有可能孕育重大突破的新兴交叉前沿领域研究。省科技厅通过前期梳理我省基础研究能力,已基本厘清了我省基础研究优势学科、优势领域、优势平台和顶尖人才团队的情况。下一步,将会以各类平台为抓手,聚焦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科学领域,坚持目标导向和任务驱动,统筹资源凝练方向,主动谋划前瞻部署,支持培育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项目。
三、筹建陕西实验室,争取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在陕布局
目前,国家正在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和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我省也从去年年底开始积极筹备陕西实验室的方案论证和筹建工作。陕西实验室以国家战略目标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整合集聚全省优势科研力量和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瞄准国际前沿、围绕国家使命、体现交叉融合,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陕西实验室的建设离不开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支撑,在筹建陕西实验室的过程中,我省将会积极争取更多国家科技资源、创新平台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陕布局建设。
感谢您对科技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9年6月21日
(联系人:董鸣,电话:029-81129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