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9号建议的答复函

对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9号建议的答复函

陕科函〔2019〕92号

时间: 2019-06-25 08:44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类别:B 
签发人:赵岩
陕科函〔2019〕92号

对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9号建议的答复函

米磊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硬科技制造产业高地抢占全球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建议》(第10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印发以来,省科技厅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加大产学研合作支持力度,努力提升我省制造业自主研发水平。一是通过支持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陕西省空天动力研究院、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组建运行,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建“四主体一联合”新型校企研发平台等工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高新技术领域技术创新体系;二是通过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光电子、新材料、智能制造、现代化工等方向开展项核心技术攻关;三是通过实施“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开展高新技术领域人才培养与引进;四是通过组建技术转移中心、落实《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等工作促进高新技术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四是通过支持延安高新区升级和榆林科创新城建设,推进各高新区与西安高新区建立“飞地”“托管”机制等工作,促进各地高新技术领域优化布局、协同发展。

  此外,西安市提出将发展硬科技产业作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具体行动和重要举措,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举办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发布《全球硬科技西安宣言》、《硬科技指数》、《硬科技白皮书》和“硬科技排行榜”等,力争率先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和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光电芯片、智能制造等方向形成突破,打造硬科技“八路军”,塑造西安硬科技品牌。

  关于您提出的“集中优势资源,全力发展5G通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硬科技核心技术—光电子技术。以重大项目实施为主导,大力支持光电子领域产业公地的建设”的建议,省科技厅将通过以下工作予以落实。

  一、启动实施智能制造、新一代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空天动力、新材料等陕西省科技重大专项

  围绕智能工厂、数字机床、激光制造、3D打印、半导体、集成电路、航空航天发动机及零部件制造、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以产业化和产品为目标,以开展承接国家战略任务和陕西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抓手,研发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首台、套),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解决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

  二、推进实施“1155工程”

  按照《构建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实施“1155工程”。一是建设10个重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能源化工、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创新能力顶层设计和部署,持续推进技术成果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开发,引领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二是建设100个龙头骨干企业承载的“四主体一联合”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联合攻关,提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能力。三是推动50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开放共享,为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支撑。四是建设500个专业化孵化器、加速器及众创空间,优化双创生态环境,激发高校、院所、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实现孵化小微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

  三、开展“平台+数据+标准”(PDS)管服模式试点工作

  围绕“硬科技”领域,构建覆盖产业创新全链条、各环节的数据系统,加强数据采集、挖掘、分析与应用,统筹平台、项目、成果、人才等创新资源,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9年4月30日

  (联系人:武鹏,电话:029-87294225)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