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苑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快餐业白色污染的建议》(建议第234号)已收悉。在此,对您多年来关心、支持我省科技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谢。您在建议中针对我省治理白色污染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向省环保厅、省科技厅、省住建厅、省工商管理局提出了建议,根据我厅工作职责,现对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筷子、水杯等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这不仅影响市容和自然景观,产生“视觉污染”,而且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还会造成潜在危害,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地下水污染、产生有害气体等。
近年来,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科技工作,在污染防治机理研究、解析分析、面源污染、监测预警等方面加大技术攻关与研发力度,逐步提升科技创新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加强协作,共同推进我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科技工作。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对环境保护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进科技创新与环保产业深度融合。2016年,我厅与省环保厅签署了《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联席会议制度框架协议》。根据框架协议内容,两厅将从构建优势互补合作模式、推进重点领域技术研究、加大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共建共享智库平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统筹部署环境科技创新等6方面合作,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技术研发—技术推广—产业培育”创新链条。协议还确立了联席会议等合作途径,两厅主要领导将定期或不定期重点协商确定合作具体工作计划、重大事项,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以项目为引领,推动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近两年,围绕我省水、土、大气污染治理、修复、监测等防治工作,我厅开展实施了一系列的科技项目。其中,支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科技项目研究56项、大气污染防治科技项目研究24项、水污染防治科技项目研究26项。这些项目主要涉及源头污染物减排关键技术、面源污染防治系统、土壤养分综合管理、受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技术、污损土地综合治理研究、流域水环境监测、尾矿库废水资源化利用、智慧环保治污减霾网格化在线监测、智慧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等内容,为改善我省污染防治状况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三是以人才、平台为支撑,推动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科技创新。我厅在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领域先后授予魏孝荣、高鹏等12人“科技新星”称号;支持建设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主要涉及污染源控制、土壤污染防治、资源高效利用、污损土地综合治理、植被恢复及退化生态重建等领域。这些平台全部依托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建立,充分发挥了我省科研大省优势,有效开展产学研用相融合,协同推进我省污染源控制、监测预警、资源高效利用、治理修复等科研活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在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四是针对白色污染,重点开展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截至目前,我厅针对白色垃圾污染问题,支持开展“年处理5万吨餐厨垃圾资源综合利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新型全生物降解薄膜的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为我省白色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项目。项目将动物蛋白、植物蛋白转化为复合菌体蛋白,利用复合菌体蛋白有效降解餐厨废弃物中的盐分、脂肪,在形成的有机浆液中加入多种生物酶及菌种,进行生物发酵,粗精蒸馏可得到工业酒精,剩余物酒糟用作饲料原料及有机花肥。在经过油脂脂化处理后生成脂肪酸甲酯,蒸馏后可得到生物柴油。项目完成年销售收入1800万元;纳税306万元;利润300万元。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和部署,结合全省科技工作发展要求,在资源环境保护、利用、治理以白色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方面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同时,将加强与各部门合作力度,共同推进我省环保科技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陕西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8年6月6日
(联系人:王强 ,电话:029-87294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