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88号建议的答复函

对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88号建议的答复函

陕科函〔2018〕49号

时间: 2018-06-07 09:23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尊敬的姬跃飞代表:

  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促进陕西镁合金产业跨越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陕西省是全国金属镁生产大省,神木、府谷两县聚集众多实力企业,榆林成为全国金属镁的主产地。我省十分重视镁合金产业发展,在《陕西省“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新材料领域高性能结构材料技术创新链中部署了高性能镁合金,在《〈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中要求“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关键环节”,其中关键基础材料包括镁合金;并于2017年印发《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以高强、耐热、超轻镁合金新材料研究为重点,积极开发新型轻量化镁合金产品”。

  省科技厅聚焦我省镁及镁合金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有重点的组织开展相关科技研发,自“十二五”以来先后立项实施了“煤-兰炭-铁合金-金属镁产业链及园区示范”“宽幅镁合金板材研制”“一步法快速制造高纯镁合金工艺及装备研发”“镁锂合金超轻金属结构材料中试及产业化”“航空用高性能特种镁合金制备成型技术开发及应用”“高性能镁合金熔铸与多功能复合防护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研究”“低成本室温高塑性镁合金板材的制备及变形机制研究”等多个重点项目;部署实施了“榆林镁及镁合金冶炼与加工科技产业基地”地方重大专项和“金属镁及镁合金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重点产业创新链,共计安排财政经费1582万元,支持榆林地区开展了一批镁及镁合金的科技项目,通过项目实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组织相关重大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镁合金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同时,为提升镁及镁合金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我省镁合金产业加快发展,省科技厅于2013年批准组建了陕西省金属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由神木县东风金属镁有限公司牵头,榆林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榆林学院和府谷县镁业集团有限公司、佳县恒生镁业有限公司等30家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组成。自成立以来,联盟各成员之间通过长期合作,已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在镁冶炼、镁合金加工技术开发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通过联合攻关,掌握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提高了产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提升了榆林金属镁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建议中分析的目前我省镁合金产业层级低、链条短等问题切中要害,提出的建议对引导镁合金产业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建议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予以吸纳并实施:

  一是持续支持镁合金领域技术攻关。把镁及镁合金金属提纯—合金材料制备—合金材料应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发等纳入2019年我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中,鼓励陕西臻梦镁业、神木县东风金属镁、府谷县镁业集团等我省企业积极申报,通过项目研发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将我省的镁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和经济优势。

  二是发挥好陕西省金属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鼓励联盟积极吸纳镁合金领域新兴企业,壮大联盟力量,推动联盟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共同受益为基础,以合作开发推动镁及镁合金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探索在国家政策与资金引导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和促进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通过联盟整合行业科技资源,提高我省镁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三是构建镁合金领域新型研发平台。支持镁合金领域企业依托高校建立“四主体一联合” (企业作为投资主体、需求主体、管理主体、市场主体)的校企新型研发中心,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推动技术服务于产业,有效解决企业技术需求、研发和产业化脱节的问题。

  四是支持榆林市打造科创新城。积极协调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榆林,统筹省内镁合金领域创新资源,推动建设金属镁及镁合金等领域的创新中心。

  感谢您对陕西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关注我省科技事业的发展。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2018年5月21日

  (联系人:魏煜欣,电话: 029-81294883)

关注秦科技了解更多科技信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